1. 程式人生 > >數字營銷之本末

數字營銷之本末

數字營銷的概念由來已久,但對於企業來說,要真正做好數字營銷,必須抓住其核心,數字營銷的精髓是精準,關鍵是互動,科技是最大驅動力

網際網路的發展瞬息萬變,大眾日常行為習慣也是千變萬化,雖然表面上看都是智慧手機不離手,但這段時間可能在玩微博,過段時間或許又開始扎堆微信。企業營銷的發展也要隨著目標大眾行為的變化而轉變,因此,當大眾消費者行為逐漸網路化、數字化的同時,企業營銷航標也會隨之指向數字營銷,當然,前提一定是你的目標人群剛好在被數字化之列。

“全年總支出12959.14元”、“吃了最貴的一餐花了679元”、“今年網購最剁手的一筆花了1054元”、“今年最愛買的品類是服飾鞋包”、“打了最遠的一次車花了116元”、“全年話費最貴的一個月充了309元”……2016年底,支付寶年賬單再度掀起一股朋友圈炫“剁手指數”的熱潮。碎片化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大眾生活的一舉一動都已被數字化,從而形成了消費行為的大資料。如果你是一個女裝品牌,只需鎖定“今年最愛買的品類是服飾鞋包”這一群體使用者,就準確找到了品牌的消費族群。

數字營銷是品牌營銷發展的產物

“酒香不怕巷子深”這種靠產品絕對核心競爭力佔領市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因為“酒香”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的基礎條件。因此,不論是提升知名度還是助力銷售,不論是打廣告還是做公關,總之營銷已經成為每個企業的標配利器。

十幾年前公關剛剛盛行之時,美國當代營銷大師阿爾・里斯提出“公關第一,廣告第二”的營銷戰略,讓很多企業開始意識到“自賣自誇”的廣告行為已不再能夠有效地取悅消費者了,隨之而來的是公關行業的迅速崛起,公關市場份額急速擴張。毋庸置疑的是,那時的傳統公關確實讓企業受益匪淺。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盛行,網路逐漸滲透到每個人生活的點滴中,從而導致品牌營銷的主陣地展開了一場跟隨性的遷移。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釋出第39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相當於歐洲人口總量,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3.2%。

網際網路的發展必然會帶動數字化營銷的急劇擴張,讓各大品牌之間的戰爭幾乎脫離產品而形成一個新戰壕。不同的是,在這個新的戰壕裡,不再單純只是奧迪與賓士、加多寶與王老吉之間的同類廝殺,而是演變成一場跨界營銷混戰。

成功的數字營銷必須是隻“多面虎”

數字營銷的概念由來已久,但對於企業來說,要真正做好數字營銷,必須抓住其核心,數字營銷的精髓是精準,關鍵是互動,科技是最大驅動力。

1.精準是數字營銷第一生產力

不論是央視廣告式的傳統廣告投放還是報紙報道式的傳統公關傳播,都是相當於大海里廣撒網“小魚龍蝦一把抓”的營銷模式,最大範圍地覆蓋大眾消費者,當然,這兩種企業營銷方式也有其可取之處,但今天我們暫且不論。

而精準營銷一定是基於大資料的分析,去大西洋北部大陸架海域捕撈鱈魚,去地中海捕撈沙丁魚,去洱海捕撈鯽魚……準確找到目標人群進行有效的品牌營銷,支付寶的年賬單、百度的使用者搜尋關鍵詞習慣統計都可以作為精準營銷的大資料支撐。

近幾年,對於企業展開精準營銷運用較多的就是KOL自媒體的運用。美食圈、攝影圈、情感圈、旅行圈……基於不同圈層的KOL影響不同圈子的消費人群,這其中情感圈的影響力排在首位。我們舉個例子,2016年9月,由張一白執導的改編自張嘉佳同名小說的情感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上映期間,某知名家電品牌作為唯一家電植入品牌在影片中上映了一出“會說話的家電”,並以“用愛溫暖你的全世界”為核心主線展開一系列的傳播。“會說話的家電”作為電影情節中的第一淚點,非常需要一個與之契合的精準載體傳達,這其中就需要一個精準的更多女性關注的情感類第一大號“某蒙”作為投放平臺。一個有情懷的國民品牌遇上一個溫暖的電影,藉助“咪蒙”做內容輸出再合適不過了,最終才會實現50萬+的高閱讀量,粉絲評論也毫無疑問呈現出一邊倒的品牌好口碑。

2.互動是數字營銷第一黏著力

提到“互動”二字,必然是產生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企業要想與目標受眾產生互動,前提是要將品牌“人格化”,藉助互動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最終憑藉“好感度”和“忠誠度”贏得使用者。

當然,一說到互動營銷,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H5互動。大小節日、新品上市、各類線下活動等等,很多企業都少不了“做個H5”。實際上,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互動的平臺和形式層出不窮,品牌可藉助的互動方式也是花樣百出。

直播平臺的興起,捧紅了一眾直播網紅,這一形式也迅速被各大品牌商業化,新品上市釋出會直播、演唱會直播,甚至更直接的淘寶直播。2016年,杜蕾斯�榱送菩縷�Air空氣套,策劃了一場“3小時百人試戴直播”,可謂是將直播這一互動形式發揮到了極致。雖然優酷、樂視、bilibili、鬥魚等平臺網友彈幕一水吐槽聲,卻著實給500萬觀眾下了“套”,還要什麼新品釋出會?這一炮就夠了!

品牌在做營銷的過程中,往往會考慮投入產出比,也就是賦予營銷助力銷售的職能。面對“有心機”的消費者,有的時候隔山打虎,不如直指要害。近幾年,有些快消品企業開始在產品本身上做文章。可口可樂先後推出的暱稱瓶、歌詞瓶、臺詞瓶、自拍瓶屢試不爽。2016年做得比較成功的當屬味全果汁被網友玩壞的一個字的文字瓶,官方的宣傳排版是“養好身體別感冒”、“多想抱抱你”一股暖流,段子手在民間的大眾卻滿滿惡意地玩成了“我好想感冒”、“小爺我包小姐”、“大叔好色”、“有請老闆發紅包”,完全打開了“產品即媒體”的互動營銷新思路,讓產品本身自帶口碑屬性,傳播也事半功倍。

3.科技是數字營銷第一驅動力

2015年杭州雲棲大會上馬雲曾說過:如果IT時代誕生的是製造,DT(Data Technology)時代將會誕生創造;如果IT時代誕生的是知識,那麼在DT時代人類將會真正產生的是智慧時代。基於網際網路的大資料時代對生活及行業的滲透性之強,直接導致近幾年很多技術性成果都是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VR(虛擬現實技術)的普遍應用,讓你的意識輕易被欺騙。帶上一個VR眼鏡,你可以站在原地體驗世界各地美景和高空墜落的刺激等等,也促使很多視訊平臺相繼推出VR視訊源,360度的旋轉立體體驗要比3D電影過癮得多,因此,我們發現近幾年釋出會、博覽會、演唱會等眾多品牌線下活動中就出現了使用者互動式的VR體驗區。

與VR一樣,與使用者形成深度互動而被廣泛應用的技術還有AR(增強現實技術),AR體驗的最大好處是不需要除手機以外的輔助裝置。2016年,“PokemonGo”手遊火遍全球,天生自帶營銷屬性。2016年底,支付寶推出AR實景紅包,也掀起一大波全民滿地找錢的大眾娛樂方式。

技術本身是單調乏味的,運用得當就會變成企業數字化營銷的利器。

品牌數字營銷切忌誤入“迷魂陣”

縱觀營銷大環境,數字營銷的優勢彰明較著,當然也不乏有很多企業走入數字營銷的誤區,反而形成了“東施效顰”的效果。

首先,品牌數字營銷切忌盲目跟風。任何一家企業在做�底鍾�銷之前,都應該先想清楚“說什麼”的問題,再考慮“怎麼說”,一定是結合自身品牌現狀,制定最佳的數字營銷策略,而不是因為其他品牌都在做而去做。

其次,數字營銷不該被教條成單純的資料營銷。很多營銷人員在實際營銷執行中,單純依據最終的KPI來進行效果評估,這就導致執行團隊只關注轉發量、評論量、閱讀量、瀏覽量這些資料的高低,而忽略了傳播內容本身對品牌的影響力,有時候小而精的聚焦要遠遠勝過大而廣的泛泛。

另外,有業內專業營銷人士認為,數字營銷或將取代傳統營銷,這種認知明顯是大錯特錯的。網路的發展沒有取代電視,而是催生了網路電視;入口網站沒有取代傳統紙媒,而是推動了傳統媒體新營銷;手機支付沒有取代現金流動,而是靈活了消費……同樣,數字營銷也會與傳統營銷並行,成為整合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於每個數字營銷從業人員來說,整合營銷思維也是品牌營銷策劃必備的。

最後,數字營銷切勿讓品牌成了幕後英雄。2016年,“逃離北上廣”、“丟書大作戰”公關圈的這兩大營銷事件一度掀起輿論高潮,很多企業提需求時會說:“你幫我策劃一個那樣的事件!”可是,企業恰恰忽略了事件本身,品牌方並沒有因事件取得太多實際效果,或者說品牌效益與事件效益不成正比,有效營銷力有待提升。

網際網路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泡沫在逐漸消退,網路大環境趨於平穩,在此基礎上各大品牌紛紛佈局數字營銷策略,為企業在同質化競爭嚴峻的市場中提供新的較量方式。 文章來源於網路,瞭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點選:www.shuziyingxia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