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什麼叫社會能力:簡單的說要教會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問題。
方法叫:ICPS人際認知問題的解決 。我能解決問題。
比如孩子搶了別的孩子的玩具,錯誤的是:不管他;告訴孩子還給他 ,1,2,3(控制型方法);別搶了別搶了 爸爸帶你去買一個(賄賂型方法)。
1幫助孩子玩字詞遊戲:是、不是、和、或者、一些、所有、之前、之後、現在、以後、相同、不同。這些詞都給了孩子更大的選擇空間,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是可以這樣,說不定也可以那樣,如果換成那個樣子會怎麼樣。幫助孩子拓寬孩子的視野。用這樣的詞進行組詞遊戲。
2幫助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一個人經常被別人忽略感受的時候,會容易傾向忽略別人的感受。比如:小孩子摔倒了,家長的第一反應是不要哭,起來,尤其是男孩子遇到委屈哭的特別難過的時候,父母會講哭有什麼用。孩子越哭父母越生氣,最後導致孩子在你面前真的不哭了,但是孩子學會了忽略別人的感受。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跟孩子玩看圖遊戲。看看他是什麼表情,他現在可能是什麼心情,什麼感受。 這時候要教孩子學會:開心、傷心、生氣、驕傲、沮喪、寂寞,空虛這些詞彙。
跟孩子討論感受:在討論感受的時候千萬不要過多的評判。
當你開口開始評判他的時候,馬上跟你討論的興趣就沒有了。因為只要跟你討論你就說我就說我不對,你就會說我這樣做不行。 孩子會逐漸的遠離你。
3幫孩子學會更多的詞彙:合適、不合適、公平、不公平、如果。。。那麼。。。、可能、或許、為什麼、因為。這些詞可以讓孩子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出路。
玩遊戲:不管我說什麼,讓孩子都問為什麼。 然後雙方交換,媽媽問為什麼,讓孩子講答案。讓孩子學會使用為什麼,解決為什麼。
比如:解決之前的問題1.發生什麼事了:他想要我的玩具我不想給他;我想玩他的玩具他不給我。2.要問雙方感受如何:我不高興;我也不高興。3.咱們今天在一起玩是為了高興對吧,咱們要開開心心的在一起玩,那麼誰有辦法能讓大家高興起來(鼓勵大家想辦法),咱們來玩個遊戲(咱們來比一比),看誰能讓大家高興,這時候孩子就有可能被調動起來,因為遊戲來了,如果雙方提出了想法,寫下來,如果不管用,換另一個方法:我可以給他玩,但是條件是他不能帶走;我玩不帶走,我還可以把我的玩具給你玩。4.這時候問,現在你倆感覺怎麼樣:我挺開心的;我也挺開心的。5.孩子們知道你們剛剛的行為叫什麼嗎?你們剛剛的行為就叫做分享,這時候孩子學會了什麼叫分享。因為是他們做到的。而且他們感受到了分享帶來的快樂。
要通過輔導的方法,而不是告知的方法。
總結:
1步問他們發生了什麼事
2步問他們感受是什麼
3步怎麼辦
4步寫出來,如果不管用有什麼新的辦法
5步告訴他們這個方法就叫做什麼什麼。
這個就是《領導力》中講得二級反饋
三個有效的方法:
角色扮演;
玩偶遊戲;
找辦法的遊戲;
教會孩子學會考慮後果:
用之前、之後造句。
跟孩子玩故事接龍的遊戲
讓孩子自己去了解這件事的後果會怎麼樣,這會充分調動自身的力量去解決問題,作為父母應該更多的去信任孩子,而不是不斷的去評判、不斷的去管束、不斷的去批評。而且在他表現好的時候一定要給他足夠的獎勵(注意不是物質的獎勵),一定要給他足夠的正面的反饋去肯定他,物質的獎勵會讓孩子變得被動。
千萬不要用賄賂的方式對待孩子 例如:
你只要表現好就讓你玩遊戲。
你只要表現好就帶你去旅遊。
這樣的方法只會跟孩子形成交換的關係。
應該:
他表現的好,你就告訴他
你今天表現的好,因為你表現出了男子漢的氣概。
你今天表現的好,因為你表現出了堅持。
你今天表現的好,因為你表現出了自律。
這時候這個孩子才更加願意去堅持這件正確的事。而不是拿這個正確的事情去換兩局遊戲。
不要用物質的獎勵去引導孩子,而應該讓孩子認識到這件事做對的本身的意義和價值。
在做ICPS輔導的時候有三個原則
一、減少評判,認真的瞭解:我們要更多的注意力去集中在搞清孩子的想法上,在你搞清楚了孩子的想法和對事物的看法後,千萬不要試圖非把孩子的拉到你的價值觀的層面上來,首先你的價值觀未必就是正確的,其次你強加給他效果一定會很糟糕。
二、一定要讓孩子來解決問題而不是替孩子解決問題
三、要知道思考的過程重點:就是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才是重點,而不是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是重點。
其他分享: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
成年人的方法《高績效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