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清華EMBA課程系列思考之三 -- 中國經濟與金融

清華EMBA課程系列思考之三 -- 中國經濟與金融

清華EMBA的第三次課,大家都已經漸漸瞭解了課程系列的基本節奏,也逐步適應了思考的基本思路,本次課程涉及到的所有內容都非常專業,閒話少述,直入主題了。

李稻葵教授部分: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弗里曼經濟學講席教授 李稻葵 (清華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世民學者專案主任)

引言

學習中國經濟與金融此課程的基本目的是:

    1.分析與理解中國經濟執行的基本機理

    2.理解各級政府制定經濟政策的考慮及其政策的原理

    3.把握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走向                                             

成為一位成功的企業領袖或者政治家必備的素質為必須具備"才"與"識",對於才識的理解可簡言之識為必須,而才可彌補,(找外才補)而識不可由才補;故蘇軾對於賈誼的評價為"才有餘而識不足",因此立志添識比加才顯得更為重要。同時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經濟學視為"政治經濟學",因此這也要求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領袖必須得有把握政治經濟大勢的能力,並且具備一定的社會分析和經濟學的話語能力。簡言之,企業的發展是在政治生態下完成的,脫離政治談經濟是毫無意義的。

1.經濟結構與均衡

衡量巨集觀經濟學的三個基本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物價指數(通貨膨脹率)、失業率。 

GDP(Gross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發生在一區域的經濟活動總額,GDP所指為流量,而且需要按照屬地原則來進行計算;

GDP從4個方面來看如何計算: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所有生產階段的增值之和;對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支出;所有生產要素獲得的總收入; 使用對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支出之和來看是最為常用的;因此GDP=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所有生產階段的價值增值之和;而且最終產品的價值已經包含了中間產品價值,因此如果GDP中包括了中間品則是重複計算;

GDP=消費+投資+政府支出+淨出口;

投資指資本性支出,也可以理解為購買將來需要使用的產品支出,它包括了商業固定投資、住宅固定投資、存貨投資。Y=C+I+G+NX,Y=GDP=總產出價值,C+I+G+NX=總支出,而C+G總體上可以理解為大消費。

GDP是流量,而財富才是存量;GDP的支出構成:消費、投資、政府支出、淨出口 (將消費與政府支出合併即得到總消費的概念),GDP無法衡量幸福,譬如城鎮人口的GDP比農村高,但幸福指數比較低,但GDP是目前衡量社會經濟福利的可比的、單一的總量指標。在亞洲而言,幸福指數最高的是不丹,但其經濟並不發達。GDP是目前衡量社會經濟福利的最好的可比的、單一的總量指標,尚未有更好的可替代指標。

2013年同期GDP比較,中美在消費、投資、政府購買、淨出口這4個指標的對應值分別為:36.2%, 47.8%, 13.6%, 2.4% 以及68.5%, 15.9%, 18.6%, -3%,不難看出美國的GDP明顯對消費的依賴性比中國要高出非常多。

考慮到生豬在中美兩個國家的吃法不一樣,其最終的使用價值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湖南生豬對中國GDP的貢獻明顯比美國生豬對美國GDP的貢獻要好很多。

GNI是國民生產總值的總稱,無論位於國內或者國外,是一國所屬生產要素獲得的總收入。名義GDP與實際GDP差別特別大,名義GDP是使用當期價格來計算這些價值,實際GDP是使用基期價格來計算這些價值。各省的GDP由於存在貿易部分存在重疊以及跨省企業等因素,導致各省統計的GDP之和要高於全國GDP,當然也不排除各個地方政府為了追求政績而虛報GDP。

中國GDP核算採用了單縮法,不變價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產出價格指數,而更加準確的演算法是:不變價增加值=總產出/產出價格指數-中間投入/中間價格指數,誤差是由於產出價格指數 > 中間價格指數導致的工業增加值高估了1個百分點左右,即GDP高估了0.4個百分點。

GDP的縮減指數(或者平減指數)=當年核算的GDP/不變價格核算的GDP,一般與通貨膨脹率有關,而消費者價格指數是衡量一般價格水平的指標,用於追蹤典型家庭生活費的變化。由於CPI的組成成分問題,導致CPI的變化值與民眾的感受是不成比例的。失業率與就業率用於衡量巨集觀經濟中的勞動力參與度指標,對應失業者與就業者佔整個勞動力技術的百分比比率。

2.貨幣以及貨幣政策

為何要關注通貨膨脹(緊縮),一般而言,每年10%以下的年通貨膨脹(或緊縮),消費者察覺不到,但只要超過2%,企業就有所察覺,高通脹給企業帶來的附加成本是不確定性因素增加,企業的決策變得困難,資產分配變難,溫和的通脹(<5%)是的價格剛性的產品的實際價格有了下降的可能,促進了消費流通的速度,並且導致了實際匯率的上升,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貨幣是可以直接從事交易的資產存量,貨幣的3個特點:能夠交易具備流動性;屬於資產的一種;並且可以表示存量;

貨幣的功能:交易媒介,價值儲藏手段,記賬單位;分為法定貨幣與商品貨幣;

流通中的貨幣分為三種:

    M0:流通中的現金

    M1:M0+活期存款+其他可開支票的存款

    M2:M1+定期存款

貨幣數量論: 貨幣流通速度的增長率+貨幣數量增長率=通貨膨脹+GDP增長速度,因此貨幣增長必然反應在以下三者之一:物價水平上漲、產出增長、貨幣流通速度下降。中國在1980-2011年期間的大致經驗規則為:

     -4%    + 17%  =  3%    +   10%

    流通速度    M2     通貨膨脹    GDP增長

國家為何需要控制貨幣政策,主要是由於需要通過貨幣增發來獲得鑄幣收入,並且透過貨幣政策來調節與影響經濟活動

貨幣鑄造稅 - 政府可以通過印發貨幣來增加支出,而不需要徵稅或者出售債券,印發貨幣獲得的收入被稱為貨幣鑄造稅,通過印發貨幣來增加收入會引起通貨膨脹,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通貨膨脹相當於對手持貨幣者徵收的一種稅。

中央銀行如何來控制貨幣供給的三種基本市場手段包括公開市場操作(債券)、調整法定準備金率(準備金)、改變貼現率(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利率)。

中國基礎貨幣的供給渠道包括再貸款、外匯佔款、公開市場業務(國債、央行票據)等。

中國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調整利率、控制基礎貨幣供給、調整銀行存款準備率、對國有銀行貸款的行政命令。

中國人民銀行注入流動性的創新方法包括常備借貸便利、中期借貸便利、抵押補充貸款工具。

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機制:貨幣乘數 - 經濟中最終創造的貨幣有多少、貨幣乘數是準備金率的倒數,M=1/R,貨幣供給=貨幣乘數*準備金 + 現金。

網際網路貨幣 是採用一系列經過加密的數字,在全球網路上傳輸的可以脫離銀行實體而進行的數字化交易的媒介物,譬如比特幣、萊特幣、無限幣、澤塔幣等。網際網路貨幣流行的關鍵因子是超越了國家、政府與地區界限,積極參與消費流通,而且無需授權機構即可發行。網際網路貨幣由於脫離了政治範疇而變得難於成為主流,缺少了存在的基石。

財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稅收、預算、國債、購買性支出和財政轉移支付等手段。

擴張性財政政策(又稱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增加和刺激社會的總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國債、降低稅率、提高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

緊縮性財政政策(又稱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減少和抑制總需求;主要措施有:減少國債、提高稅率、減少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

總結:貨幣的本質就是資產,可交易的,具備有流動性;貨幣多少影響到經濟的活躍程度;因此國家需要對貨幣的投放進行強有力的管理,過多的貨幣會引發通脹,物價飛漲,過少的貨幣會引發經濟活動困難,影響經濟的發展;

3.國際貿易、國際收支、國際資本流動

NX=淨出口=出口 - 進口,如果NX>0,本國有貿易剩餘,而如果NX<0,則本國發生了貿易赤字。

開放經濟中的社會收入恆等式: NX = Y - (C + I +G),NX- 淨出口,Y - 產出,C+I+G - 國內支出,簡言之,淨出口=出口 - 進口= 國內市場所不能消化的供給=儲蓄過高、儲蓄外流=對外投資,由此得出 國內經濟過熱 -> 淨出口下降,國內總需求不足->淨出口上升。

兩個帳戶:

經常帳戶  商品貿易餘額 + 服務貿易餘額= 貿易餘額 + 來自國外的淨要素收益 + 來自國外的淨轉移(非貿易)收入 = 經常帳戶餘額

資本帳戶  資本和金融專案反映一國與他國之間的金融資產的相互轉移。資本專案一般分為如下幾個部分: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資本,為投資目的流入中國的外匯資金 - 為投資目的流出中國的外匯資金 = 資本帳戶餘額

恆等式:  經常帳戶餘額 + 資本帳戶餘額+ 淨誤差與遺漏 = 儲備資產上升 , 其中淨誤差的主要來源是地下錢莊的非法資金轉移

中國國際收支核算的特點: 高順差、高儲備、高誤差項,2015年的新特點是 外匯儲備下降,外貿順差上升。

名義匯率 * (國外物價指數/國內物價指數) = 實際匯率,國內通貨膨脹使實際匯率升值。

實際匯率影響淨出口,如果實際匯率貶值會導致淨出口上升,如果一國長期處於經常專案帳戶和資本帳戶順差,則其實際匯率一定會升值。

購買力平價(PPP)匯率:一單位給定的通貨應該能夠在所有國家買到的同等數量的物品。物品=可貿易物品+不可貿易物品,在發展中國家,名義匯率與購買力評價匯率沒有必然聯絡。

浮動匯率政策體系下財政政策無用理論:在資本充分流動的小開放經濟中,財政政策是根本無法影響實際GDP的。原因在於"擠出效應",財政政策引起匯率升值,從而擠出了淨出口。

浮動匯率政策體系下的貨幣政策有用理論:貨幣政策通過影響總需求中的一個或多個部分而影響產出,擴充套件性貨幣政策並不增加世界總需求,但它使需求由外國產品轉向本國產品,這樣以外國的損失為代價而獲得了本國收入和就業的增加。

固定匯率體系下的財政政策有用理論:財政政策導致匯率有上升趨勢,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必須擴大貨幣發行。-》內需擴大-》GDP上升。

固定匯率體系下的貨幣政策無用理論:其原因是因為本國必須與外國的貨幣政策同步才能維持匯率固定,譬如1997年的香港經濟就是這個案子的最好註解。

浮動匯率的利弊: 利——允許使用貨幣政策,不會引起國際資本炒家的關注; 弊————財政政策比較難奏效,增加了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

固定匯率的利弊: 利——簡化了國際貿易和國際交易,拴住了央行的手,不會濫用貨幣政策,物價穩定;弊————沒有靈活的貨幣政策,容易引起國際炒家的關注;

人民幣匯率值問題: 升值的好處——貿易條件改善(國際原材料價格下降),促進產業升級,化解國際壓力; 升值的好處——部分產業競爭力下降(包括農業);屈於外部壓力-》進一步升值的期望;-》"升值到頭"-》資本獲利外逃。

全球貨幣體系-》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 - 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1944年7月在美國的New Hampshire的BrettonWoods組織成立,1971年8月15日美國宣佈停止美元自由兌換黃金而坍塌,但美元仍起到主導作用。

人民幣國際化的受益:技術層面可以降低國際貿易成本,降低融資成本,鑄幣收入;戰略層面可以應對金融衝擊,貨幣以及巨集觀政策自主性;

4.經濟增長與發展大趨勢

金融危機的起源與傳播: 美元氾濫下的信用擴張,監管捕獲下的金融創新,泡沫破裂後的恐慌;

金融危機的本質:"核心國家"的危機,私人部門的危機,資產負債表的危機;

發達國家金融援助的本質:以國家信用為基礎,財政發債、狂發貨幣,購買金融資產、注資私人機構;

2008年的金融風暴的適時結束: 狹義的金融風暴已經基本結束(2008年年底 - 2009年1月),原因:金融危機的本質與政府救助,證據:金融機構的重組已經開始;

發達經濟體的最新情況: 美國經濟穩步回升(加息在即,顧及中國經濟的影像),歐債危機進入了拉鋸戰,日本大舉印鈔,歐美容忍;

窮國: 多級分化(巴西、俄羅斯、南非:金融危機在所難免,中國、印度:穩健發展),富國:緩慢改革 - 福利開支必須削減,社會契約再議定,缺乏政治以及思想領袖; 中國:雙重特徵,艱苦調整;

新型全球化主導權之爭: 美國-》TPP本質上是中美"朋友圈"的博弈,中國-》一帶一路,亞投行,絲路基金,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經濟增長的三大基本點:城鎮化、產業升級、消費。

老齡化是個問題,但並非無解: 有效勞動供給在提高、靈活的勞動年限、計劃生育政策的改革(每年0.2%的GDP增長)

十年展望: 政府不差錢,但是需要大思路 - 現金流不差錢、資產負債表不差錢、舉債能力不差錢

展望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U型調整(2015-2017GDP增速在6.6%-7%,相對之前的兩位數增長)、超大型城市群的出現(城市化發展的基本規律所致、超大型城市群的出現)、新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的出現、大量新型和獨特技術在中國得到應用、中國消費的崛起(居民消費佔GDP'份額每年上升1%、到2020年,居民消費佔GDP比重超過50%)

錢穎一教授部分: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錢潁一 教授

清華EMBA的全新課程系列四點:

天: 企業經營環境 (中國經濟與金融、中國法治與政治)

地: 企業管理要素

人: 領導與領導力

通: 會通古今、中西、文理、商工(清華探究、行知中國)

中國經濟的四類問題:改革、增長、結構、創新

第一部分:改革

改革的初始條件:1978年開始,當時是沒有民營企業的完全計劃經濟、沒有外資的完全封閉經濟、同時是人均收入低於印度的貧窮經濟;

由此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並對應三大趨勢: 從計劃經濟到新興市場經濟、從封閉經濟到開放經濟、從貧窮經濟到低中等收入經濟;

改革開放分為四個階段:

     1979- 1992 : 改革計劃經濟,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和開放,計劃為主,市場為輔、農村家庭承包制、財政承包制、國有企業擴大自主權、財政承包制、引進外資與建立特區,,而後開啟了建設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改革從農村推向城市;1986年改革戰略大論戰,實施以資源配置為核心的"配套改革"、"整體協調改革",實施以激勵機制為核心的企業改革,同時實行價格雙軌制、國有企業承包制,當時也出現了未計劃的、異軍突起的鄉鎮企業。

     1993- 2002 :  建立市場經濟,1993年的改革藍圖的設計(十四屆三中全會批准的《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從1994年1月1日起,執行整體改革和重點突破相結合的五個方面:分稅制、建立商業銀行與政策性銀行、匯率並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項結合的社會保障體系;1997年9月,"十五大"提出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01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貿,目的是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國內改革,融入國際社會。

      2003- 2012 : 融入全球經濟, 以非典開始,2006年底實現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2008-2010,在全球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中表現突出,三大矚目的活動:奧運會、建國60年、世博會;"民粹主義" - 民眾的眼前利益、短期利益,對民眾做不可實現或不可持續的承諾; "中國模式"- 政府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與西方經濟表現反差顯著。

      2013- 2022 : 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這次深化改革中的新提法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這一作用的基礎;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沒有改變的提法是"兩個毫不動搖"- 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第二部分:增長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含義: 潛在增長速度在下降、發展模式的新常態同時意味著 "結構調整、創新驅動";

Y= C+ I+ NX (三駕馬車),Y:GDP,C: 消費, I: 投資, NX:  淨出口

來自凱恩斯的短期經濟波動理論演變為: (Y+)/Y = (C+)/Y + (I+)/Y + (NX+)/Y, 其中的 Y+表示的是GDP的增加額。

凱恩斯思想對中國的影像,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國的應對政策,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4萬億"

關於經濟增長的兩種分析框架:

供給側(增長動力,來自長期經濟增長理論) - (Y+)/Y = a + b((K+)/K) + y((L+)/L),

                                                           Y: GDP, K:資本, L: 勞動力,a: 全要素生產率(源自改革、開放、創新)

從上面公式也能看出影像經濟增長的潛力的因素:  b((K+)/K) - 投資報酬遞減原理, y((L+)/L) - 人口紅利消失、人口老齡化,什麼決定a - 改革、開放、轉型、創新 

中國的經濟增長: 1979-2013,年均GDP增長超過9%,人均GDP增長8%左右;

複利計算: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數學發明

"70規則":  每年x%增長,則每70/x年翻一番,每年7%增長,則每10年翻一番,每年7%增長,則100年增長2^10=1024倍。

依照購買力平價理論計算出來的美元與人民幣的實際匯率是4.1,比目前高出50%。

按照經濟增長的起點而論,經過取原點之後,其實中國的經濟增長軌跡與韓國、日本、臺灣等經濟發達體的成長軌跡基本是一致的。

東亞經濟高速增長有共同原因: 穩定的巨集觀經濟、高儲蓄率、高投資率、年輕的勞動力、基礎教育、靈活的勞動力市場、對外開放;

經濟增長潛力的一般規律:

     窮國的增長潛力大於富國;

     報酬遞減規律 - 趨同理論、追趕效應;

但實際的增長率可以不同於潛在的增長率:

     並不是所獨有窮國都增長快;

中等收入陷阱問題:擺脫貧困陷阱(<$3000)之後卻很難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國家在1950-1980年間經濟增長很快,但是在1980-2003期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經濟發展的特殊問題:

    1.規模,中國的人口接近8個高速增長的東亞經濟體的總和的三倍,佔世界總人口的20%;規模的優勢是規模效應,而劣勢是全球供求關係中的詛咒;

    2.體制,從計劃經濟逐步漸進地改變過來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未完成帶來結構調整的延誤、從模範到創新困難、社會矛盾凸顯和維穩成本的上升;

未來經濟20年,到2035,假設中國和美國的評價年增長率之差為3.5%(譬如中國是6%,美國是2.5%),那麼2035年中國的經濟總量按PPP計算是美國的2倍,人均GDP接近美國的50%,相當於今天的立陶宛水平;

未來經濟35年,到2050,假設同上,那麼中國的人均GDP將接近美國的2/3(PPP計算),相當於今天的韓國或者義大利相對於美國的水平,中國真正地邁入到高收入國家行列;

第三部分:結構

經濟結構的調整包括了 產業結構、內外需結構、投資消費結構、收入分配結構;

投資回報率經過調整價格因素後的稅後回報率從1993年的15.7%下降到了2010年的5.1%;

中國的儲蓄與消費問題,儲蓄率逐年升高、世界領先;

收入分配結構 包括城鎮內部、農村內部、城鄉之間的 分配結構問題;

度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係數: 基尼係數  ,按照25%,50%, 75%,100% 這四檔構成 多邊形與直接對連線的部分構成 A(上)、B(下)兩個部分,則基尼係數=A/(A+B);

在中國的基尼係數從1988年的0.39到2002年的0.45 到2014年的0.469;

基尼係數與人均GDP呈現倒U型關係,稱為 庫茲涅茨曲線;

世界範圍內的收入分配在過去30年中的變化是,每一個國家內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了,但世界範圍內的收入分配差距變小了。

第四部分:創新

對市場經濟的深刻理解: 市場經濟比計劃經濟更加高效,原因是分散資訊的有效利用,而且需求能夠更好地得到滿足;

21世紀偉大的經濟學家:熊彼特 - 推動市場經濟的根本動力在"資源配置"效率之外,市場經濟的根本活力在於創新,創新的推動力是企業家精神,擔憂官僚體制扼殺創新與創業精神

經濟增長的原因:

     在已有的技術條件下增加資源使用(資本和勞動力);

     發明新的技術(創新)

三個發展階段的三類增長驅動力量:

     發達國家:已經在技術前沿,只能靠創新驅動;

     貧窮國家:主要靠資源驅動,基本不需要靠創新驅動;

     中等收入國家:在兩者之間,資源驅動仍有空間,同時也要靠創新驅動;

中國企業的特徵: 大而不強,基本特徵: 中國製造、中國價格、中國速度、中國規模

創新困難的原因: 思維侷限 - 人的大腦是為適應熟悉事務"設計"的,不是為適應不熟悉事務而"設計"的;組織侷限:大型企業的組織結構是為有效運營設計的,不是為創新設計的;利益侷限:創新會打破已有的利益格局;

所以創新需要勇氣:突破思維框框、超越已有企業、打破現有格局

馬雲對於創新的論斷: 很多人對於新興事物第一看不見、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來不及

"N"的力量:中國的"N"的力量-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滴滴快的

通過本次課程學習,深刻理解了GDP的內涵與外延,幸福與GDP無關,但沒有GDP的幸福僅僅是空中樓閣,探究了貨幣的形成機制與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巨集觀政府可用的調控手段,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匯率機制會導致對應的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失效問題,同時站在全球的角度來分析了國際金融與貿易的本質在於市場的全球化與聯動化,鑄就國際貨幣的優勢在於掌控了國際金融的控制權,可以在全球徵收鑄幣稅,當前肆掠全球的金融危機的本質其實就是資產負載表的危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由於實施了國家援助從而提前結束了狹義金融危機,積極的社會化管控治理機制能夠改變整個國家的經濟執行軌跡,全球化市場與生產條件下各國協同的經濟治理更加凸顯了其重要性。

通過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軌跡剖析,改革篇能夠發掘出中國經濟騰飛的助推力,4個改革階段的劃分更加凸顯了中國經濟巨集觀治理的清晰脈絡;增長篇明確告知了經濟問題的本質就是解決供給與需求的平衡與匹配問題,並且展示了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的經濟增長潛力是截然不同的;結構篇從產業、內外需、投資消費以及收入視角剖析了不同的經濟結構所引發的問題,更因為基尼係數的持續擴大給社會帶來了眾多的不穩定因素;創新篇特別強調了在國家處在發達階段,創新的推動力尤為明顯,不僅僅是因為創新所帶來更高的效率,更是因為它能夠為我們創造更加新穎的消費形態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的經濟持續發展,在供給與需求的恆等式之上提供了增量恆等式的理念與方法;

四天的巨集觀經濟學習,不僅僅向我們揭示了巨集觀經濟的內在執行機理與本質,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明白經濟的核心含義就是在於需求與供給的平衡問題,理解在全中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動態平衡的調節機制,解析了政府那隻看得見的手是如何進行治理與管控整個經濟面,同時也剖析了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如何高效地配置市場資源以及滿足社會基礎需求方面的基礎地位,同時展示了在創新環節的更加量級別的經濟動態平衡模式,著實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