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燈還亮著嗎?
你的燈還亮著嗎?
先要介紹一個故事,摘自溫伯格《你的燈還亮著嗎》。
--------------------------------------------------------------------------------------------
13 隧道盡頭的燈
最近,在日內瓦湖上的山脈中,建成了一條很長的汽車隧道。在投入使用之前,總工程師想起來,她忘了警告汽車司機在進入隧道之前把車燈開啟。儘管隧道的照明設施很好,仍然需要預防停電的情況下發生災難(在深山中這種意外是很可能發生的)。
於是人們做了一個標牌,上面寫著:
警告:前有隧道請開啟車頭燈。
他們把標牌掛在隧道入口處,然後隧道如期通車了。既然問題已經解決了,大家都覺得很輕鬆。
從隧道東出口再往前400米就是世界上風景最優美的度假勝地,從這裡俯瞰,整個日內瓦湖都盡收眼底。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遊客在此處欣賞美景,放鬆他們疲憊的身體,也許享受一個美味的小“野餐”。同時,每天當這幾百名神清氣爽的遊客返回他們的汽車的時候,都會有十來個或者更多的人們意外地發現汽車電池沒電了――因為他們忘了關掉車燈!警察們被迫用上他們所有的資源,好讓車啟動起來,或者把它們拖走。遊客們怨聲載道,並且賭咒發誓要勸說他們所有的朋友都不要到瑞士來旅行。
像往常一樣,我們會要求您暫停一下,回答這個問題:
這是誰的問題?
(a)司機
(b)乘客(如果有的話)
(c)總工程師
(d)警察
(e)州長
(f)汽車俱樂部
(g)以上都不對
(h)以上都對
這種型別的問題中――因為它有一個明確的“設計者”或者叫“工程師”――有一個很強的傾向就是認為這是她的問題。在這件事中,不僅司機們認為這是工程師的問題,而且工程師可能也這麼認為。建築師、工程師和其他設計者的職業道德中有這樣一條:他們必須做好所有的事情。
在這個例子中,工程師考慮了她能夠強加在司機及其乘客身上的很多種解決辦法:
(1)她可以在隧道盡頭裡一塊標牌,寫上:關掉車燈,但是這樣的話夜晚行車的人們也會關掉車燈????
(2)她可以裝作不知道,順其自然????不,這本來就是現狀,並且政府官員們認為工程師的工作做的一團糟。
(3)她可以在風景俯瞰處建造一個充電站。但是要維護要花很多錢,並且如果它出了故障人們會更加惱火。
(4)她可以授權一傢俬人公司經營充電站。但是這會使風景區變得商業化,這是政府和遊客絕對不會接受的。
(5)她可以在隧道盡頭樹立一個表意更明確的標牌。
憑藉她的直覺,工程師認為一定可以通過某種方法來書寫一個更加明確的標牌。她嘗試了許多備選方案,最終得到了一個體現瑞士式簡約的傑作:
如果這是白天,並且如果您的車燈開著,那麼熄滅車燈;如果天色已晚,並且如果您的車燈沒開,那麼開啟車燈;如果這是白天,並且如果您的車燈沒開,那麼就別開啟;如果天色已晚,並且如果您的車燈開著,那麼就別關它。
等人們讀完這個標牌,汽車早已經飛過圍欄,並且咕嚕咕嚕地沉到湖底了――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法,難道說,還應該說說葬禮該怎麼樣?必定有更好的方法!
事實上總工程師並沒有把問題複雜化,她用了一種方法,“把問題當作他們的問題”――工程師只是起了一點輔助作用。她假設司機們非常願意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也許需要一點兒提醒。她還假設司機們――如果他們通過了駕駛執照的考試――不可能是那種徹頭徹尾的傻瓜。他們所需要的只是在隧道盡頭加一塊標牌,寫上:
您的燈亮著麼?
如果他們連理解這種提醒的能力都沒有,他們遇到的麻煩就不只是電池沒電這麼簡單了。這個標牌使問題消失了,而且因為這條資訊足夠短,所以在標牌上可以很多種語言把它表示出來。工程師會永遠記住她在這次工作中學到的一課:
如果人們的燈真的亮著,一個小小的提醒可能比你那些複雜的解決方法都更有效。
那麼,您的燈亮著麼?
--------------------------------------------------------------------------------------------
這個故事中提到一些問題:這是誰的問題?
當然文中給出了一些分析,並且提出了一個相對簡易的解決辦法。我個人以為這個問題應該進一步的分解。文中的問題是一個複合問題,不是一個單純的問題。所以分析時可以從
1.涉及的人或者方面;
2.誰能解決,怎麼解決?
1是2的基礎。工程師最初提示通過隧道的司機開燈,是為了解決安全性問題,即:如果不開燈,有可能在隧道突然停電時發生撞車等交通事故,稱作問題1。而開燈通過隧道必然會消耗電池的電量,即:消耗電池電量獲得安全。工程師也隧道的設計者,而司機則是隧道的使用者。
如果司機通過之後關了車頭燈,那麼就不會出現電量不足開不了燈的問題。實際情形是大部分司機都忘記了通過隧道後關燈,所以才會產生問題,姑且稱作問題2。為了解決問題2,“警察們被迫用上他們所有的資源,好讓車啟動起來,或者把它們拖走。”警察為了解決問題2,導致“遊客們怨聲載道,並且賭咒發誓要勸說他們所有的朋友都不要到瑞士來旅行”,稱之為問題3,這給當地政府部門造成不良的影響。問題2的條件是問題1的解決辦法:提示通過隧道的司機開燈+通過隧道後忘記關燈,造成電池電量繼續消耗。作為警察、州政府來說他們面臨的是問題3。
解決問題2,需要從造成問題2的兩個條件入手。
(1)她可以在隧道盡頭裡一塊標牌,寫上:關掉車燈,但是這樣的話夜晚行車的人們也會關掉車燈????
(2)她可以裝作不知道,順其自然????不,這本來就是現狀,並且政府官員們認為工程師的工作做的一團糟。
(3)她可以在風景俯瞰處建造一個充電站。但是要維護要花很多錢,並且如果它出了故障人們會更加惱火。
(4)她可以授權一傢俬人公司經營充電站。但是這會使風景區變得商業化,這是政府和遊客絕對不會接受的。
(5)她可以在隧道盡頭樹立一個表意更明確的標牌。
(1)從第二個條件入手,但是夜晚行車的情形有衝突;
(2)逃避問題2;
(3)從問題2的結果入手,恢復電量消耗,會帶來維護問題;
(4)還是從問題2的結果入手,商業化給政府和遊客帶來負面影響;
在《你的燈還亮著嗎》前面闡述了問題的鏈索的分析方法,在這裡是一樣的。
問題相互影響,前面的結果構成後面問題的條件。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法中可能會引入新的問題。這就是複合問題的特徵。
通過綜合分析,發現在通過隧道後關燈是最好的方案。當然輔助的提示需要司機做靈活的處理。讓司機根據經驗來判斷,從而做出具體的處理,關燈還是繼續開著,即:
如果這是白天,並且如果您的車燈開著,那麼熄滅車燈;如果天色已晚,並且如果您的車燈沒開,那麼開啟車燈;如果這是白天,並且如果您的車燈沒開,那麼就別開啟;如果天色已晚,並且如果您的車燈開著,那麼就別關它。
這就是我們期望的結果,而且易行。有時候我們使用產品的方式不正確,說不定會產生不好解決的問題,所以糾正一下就行了。
您是否正確的使用了產品,你的燈是否還亮著呢,是否還在抱怨別的人或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