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的優秀讀後感範文2700字
《最後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的優秀讀後感範文2700字:
這本書,是近幾年看的書裡面,寫得最有畫面感的一部,可以說,非常棒。想想吧,一本書,能讓你的腦海裡面顯現出一幅一幅場景,而且宛如電影裡的蒙太奇手法,穿插其中、並行不悖,以時間軸的同一個節點的前後、左右進行潑墨,讓你知道前因、後果,其他的場景正在發生些什麼。最真實、最小說的記錄片式手法,用書本和文字,幫助我們還原了整個歷史事件的部分,就像看電影一樣。
沒錯,這麼玩的這位作家,其實是位紀錄片導演——現任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北京作協理事的任勇。
任老師的這部《最後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其實早在2011年就已經由三聯書店出版過,當時的名字叫做《辛亥年》,隨後,他總撰稿的同名電視紀錄片《辛亥年》也同步播出了。但隨著近幾年的回味以後,他花了幾年的時間,對那本書進行了更有意思的重寫,隨即誕生了這一本——《最後的皇朝》。
與《明朝那些事兒》之類的快速歷史科普有點不一樣,《最後的皇朝》有些類似《萬曆十五年》,它就寫了一年——辛亥年,嚴格一些來講,那一個甲子的辛亥年,是1911年2月18日-1912年2月18日,稍微寬泛一點,本書寫了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后頒佈退位詔書的前數年和後一年,試圖用詳實而客觀的史實,還原這個“最後的皇朝”努力、掙扎、沉淪、終結的最後一段過程。
本書以1911年正月,自哈爾濱肇始、席捲東三省的肺鼠疫為引子,大清國的百姓們仍在水深火熱,而清廷的春節卻依然鋪張奢侈,朝臣們有的憂國憂皇權、積極推動改良,有的卻依舊紙迷金醉、大撈特收,有的則懷揣著小九九搏求上位,新黨們還在積極地做著連自己都不夠自信地努力.....
這一年註定是動盪而又令人充滿意外的一年,更何況,在書中仔細地描述了政治、經濟、民意等各方面的局勢,關鍵詞是“亂”。正如,“身在雲深處,不知此山高”之意。在歷史長河的微觀細部,即使是最偉大的政治家,也不能夠像我們讀史者一樣,具備一個整體全面、準確客觀的資訊收集和判斷能力,即使是毛主席也沒有預料到紅軍在那麼艱難的時候,日本人入侵會救我們一命;也沒能預料到,張學良的“西安事變”會打破攘外必先安內的困局,讓我們燃遍全國、進而遍地開花;更沒預料到,解放戰爭的成果會來的那麼快,僅僅在日本投降4年後,就能夠把美械正規軍的蔣介石趕到臺灣,並且能夠入主北京........
大清的晚年同樣如是。其實,慈禧早就意識到了,不變法,祖宗的江山社稷定然不保,所以她容忍小皇帝光緒的一些維新思潮和做法,在感覺權力失控以後,又親手鎮壓了戊戌變法、囚禁了皇帝,在數年後,她又主動地做出了讓步,新的政體變革比戊戌變法更加激進、更加徹底....,可是,為什麼大清的皇權仍然顛覆得如此快呢?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大的轉折呢?中外的史學家在好奇,政治家也希望從中找到答案,作者同樣在拷問。
簡單來講,這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和結果。可是怎麼證明呢,作者用很多生動的史實進行了更詳細的論述。
“1905年,具有近代意義的法律專科學校——京師法律學堂成立。1908年,設監獄專修科,聘日本監獄博士小河滋次郎為教習,兼定監獄律草案“
“1905年,端方......在湖南半年內建設小學堂八十多索,並選派二十多名女生赴日本留學...”
“在端方、袁世凱、張之洞等人推動下出臺的一系列具有現代精神的法律,尤其是清末修訂的三個總結性大法:《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被辛亥革命後的民國直接繼承,無論是孫中山還是袁世凱,無論北洋軍閥還是國民黨政權,都沒有廢除,而是對它們稍加修改後繼續沿用,成為帝國留給民國的一宗最大的政治遺產”
“作為出洋五大臣考察西方憲政的成果,大清帝國於1906年改大理寺為達利園,附設總監察廳,仿西方司法獨立,規定其職權為解釋法律,監督各級審判,併為最高階的審判機關,司法行政,則另設法部”。讀書筆記大全(https://www.yuanan.org/)“隨著政治改革向著深水區挺進,革命卻愈演愈烈。慈禧太后面帶焦慮地問張之洞:如何才能平息革命?張之洞只回答了兩個字:立憲。立憲,是一種以憲法為中心的民主政治。”我理解其深意是,保留皇權,但是,憲法優先。
“慈禧誠懇地問端方:如今新政都已經實行幾年了,你看還有什麼該辦,但還沒有辦的?端方回答她:尚未立憲。慈禧又問:立憲有什麼好處?端方說:立憲後,皇位可以世襲罔替。慈禧讓他細細說來。端方滔滔不絕,說了半個多小時,慈禧太后聽後,若有所思,沒有再說話。”
“當年的上海《申報》連載了端方回國後寫的《列國政要》一書序言,當時新聞的自由,可見一斑。”
“以往的英雄史觀,往往垂青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者,而對推動時代變革的人則保持沉默。革命者的身軀過於高大,遮擋了新政推行者的面孔,這些人包括張之洞、端方,也包括袁世凱”。這句話,其實總結得相當到位,真知灼見。
在1911年的4月,大清的官員伍連德和錫良,依靠自己的能力以及大清的動員機制,成功地做到了連外國洋大人、洋專家們都沒能夠完成的超級工程——用很短的時間、有效地診斷出問題所在,並控制了這場令整個東北亞都為之顫抖恐懼的鼠疫。“然而,這卻是這個虛弱的帝國所能容納的最大奇蹟,它只能在局部發生。對於整個國家,不會再有一個伍連德式的強人力挽狂瀾”。
從這本書中,我清楚地看到了一個邏輯脈絡,這個脈絡是建立在作者依靠1911年以前數年的形勢逐項逐案羅列的——前些年,大清的各個階層(特別是中上層)都在學洋向洋,思潮一派欣欣向榮。因為從上到下,都看到了祖宗之法不變不行,於是開始積極推行新政,新政要錢、搞現代化建設也要錢,但是籤的賠款協議也要給,建設新軍也要大批的錢.....沒錢,盛宣懷便搞出來個私人鐵路收歸國有。這下子猶如柴堆堆裡丟進了一顆火星星,各階層的老百姓都不幹了,特別是投了錢的中產階級不幹,保路黨紛紛成立,利用新成立的諮議局(立憲機構)各種串聯、請願....。再加上袁世凱的北洋系見縫插針、待價而沽.....以留日派、學堂派為骨幹的新軍立場激進,一下子就燃了.....
任老師的點評很到位,武昌首義“從今天的眼光看來,這事一場低烈度的革命,以致於歷史學家們常用偶然性來形容這次革命,武昌起義的成功,即使在有心栽花的同盟會領袖看來,也頗有無心插柳之感”,如此低烈度的(非農民)起義,卻成功地引燃了一場空前的顛覆看起來龐大無比的王權的革命。
還有很多很多精彩之處,確實讓我能夠以容易接受的方式,從很多聞所未聞的歷史中,相對完整地瞭解當時當勢,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大幸!大幸!
我一週內一口氣讀了兩遍這本書,仍愛不釋卷。準備過段時間,再好好細細地品一品,畢竟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好,好書,總是要多讀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