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田薇---實踐課:i至誠App案例分析

田薇---實踐課:i至誠App案例分析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至誠軟工實踐F班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裡 作業連結
這個作業的目標 學習瞭解軟體測試流程,對測試目標進行測試分析並提出改進建議,思考如何規劃開發週期問題
學號 212106732

1.i至誠App缺陷報告

(1)測試環境

       測試系統:HarmonyOS鴻蒙

       系統版本:HarmonyOS 2.0.0.221

       手機型號:華為Nova7SE

       i至誠版本:1.9.9.80670

(2)缺陷報告填表說明(含量化標準)

(3)i至誠App缺陷報告

防止部落格園顯示問題圖片模糊不清的現象,已將缺陷報告上傳至騰訊文件,可通過複製連結檢視:
【騰訊文件】《i至誠App缺陷報告》:https://docs.qq.com/sheet/DSkhBZ05adWN3cUpk

(4)i至誠App缺陷數量彙總表

(5)建議與分析

       一款App除了需要面對開發時的難題,還應該注重的是伴隨現實投入使用使用者不斷增長以後的程式和伺服器等方面的優化。作為一款校園內使用的App拋開功能是否全面是否完善而言更應該注重資料防洩露,一定是在安全可靠的背景支援下才能使學生們更加放心。i至誠內部有很多功能點並未實現,甚至很多都還是模板的樣式,建議如果想將i至誠做的更好首先功能點就要陸續完善,其次目前關於符合學生需求的功能較少,希望後續能在功能點和技術方面進行提升。

2.功能分析

(1)根據軟體已有的功能,評估其做到這個程度大約需要多少時間?(例如:團隊人數6人左右,計算機大學畢業生,並有專業UI支援)

       大致需要25周具體分析如下:

所屬階段 預計開發週數 所屬階段 預計開發週數
需求分析 2 功能實現 3
實際調研 1 UI整體完成 1
功能分析 1-2 專案內測及初審 2
進行反饋確定最終需求 1-2 專案改進 1
搭建開發環境及規定程式碼規範 2 專案複審 1
UI原型設計 1 軟體測試 2
資料庫設計 1 專案整合改進最終確定 2
設計與稽核 1 專案交付 1

(2)分析這個軟體目前的優劣(和微信端的“至誠教務助手”相比),哪個更實用?

       i至誠:App的使用形式讓使用者可以快速便捷的去使用,同時介面上相對微信端的“至誠教務助手”是更為美觀,整體上使用者使用感更好;但整體上對於學生日常的需求並未滿足,同時是否可以考慮做成i至誠小程式?

       至誠教務助手:介面的美觀度是其致命缺陷之一,很多地方充斥著零幾年網頁的畫風不大符合當代學生的審美,但其勝在涵蓋了學生在校學習的各方面需求:課程表、選課管理、成績管理、統考管理、輔修專業等等。

       實用性總結:對於使用者是學生而言,即使至誠教務助手有別的方面做不到的,但是對於學生而言它更為“實用”,如果二者能進行功能合併,或是至誠教務助手能做整體優化改進都會是不錯的選擇。

(3)從各方面的問題,推理出這個軟體團隊在軟體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具體建議)。

       使用者資料的保護性嚴重需要提高。可以增加一些反爬蟲技術,比如:限制IP單位時間訪問次數以及頻率、使用一些相關技術對爬蟲進行相關規範(如能爬取的資料範圍等)。

(4)你在第一部分發現的bug,為何軟體團隊不能在釋出前修復?他們是不知道,還是有意不修復?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對於在開頭髮現的bug我認為有的功能時有進行二次修復的但都是草草了事,而有的功能例如:社團,活動管理等,連點選進去都還是原型設計階段,我認為開發者是知道的,可能開發團隊認為i至誠的定位更多的還是一個非學生日程使用的App更非一個全面齊全的校園軟體,所以很多相關功能都直接不完成就設計了圖示入口。

3.建議和規劃

(1)市場現狀

  • 目前市場上是否有其他類似功能的產品、競品?

       易班、完美校園、易校園等,還有高校自主開發或與外包公司一同合作開發的專屬校園軟體。

  • 上述產品的定位、優勢與劣勢在哪裡?

       除高數自主開發的軟體,其它產品都是一個綜合性互動平臺,提供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服務等各方面服務,還有不斷豐富的輕應用:輕部落格、微社群等。既然是一個綜合性的軟體那麼在特定校園特定需要上缺少特定性。

  • 上述產品之間呈現什麼樣的關係,哪些為競品關係?以及競爭中的各方態勢如何?

       除高數自主開發的軟體,其他產品是互為競爭關係,其他產品競爭考量的還是功能點的完善度、合理化、使用感等方面,同時市場份額也是其競爭的重要點,一個產品即使做的再好沒有市場也是無用功,因此是否能與高校洽談成功使用其產品也是其互相競爭的重要關鍵點。

(2)市場與產品生態

  • 產品的使用者群體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係?是否有利用其相互作用二次構成特定使用者生態的可能性?

       產品的定位都是校園服務類產品,主要使用的使用者群體還是師生,首先肯定能夠構造校園生態圈,如果能通過功能圈的實現,應該會有利用其相互作用二次構成特定使用者生態的可能,例如:考研學生生態圈,二手交易圈。

  • 產品的子產品,以及其他相關產品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係?是否有利用各個產品特性之間的相互關係二次構成產品生態的可能性?

       由於校園服務類產品的特殊性,所以與其的子產品或其他相關產品之間更多的還是競爭關係,利用各個產品特性之間的相互關係二次構成產品生態的可能性並不大。

(3)產品規劃

  • 你要在當前軟體的基礎上設計什麼樣的新功能?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為什麼使用者會用你的產品/功能?你的創新在哪裡?

           增加一個超級課程表的功能,因為這個功能是學生在日常校園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用到的,同時還能提高使用者對軟體的使用率和黏度。建議i至誠把日曆換成此類功能,畢竟看日曆大家都會直接看系統自帶的...

  • 如果你是專案經理,可以招聘6個人,並且有4個月的時間,你認為應該如何配置角色(開發,測試,美工等等) 才能在第16周如期釋出軟體的改進版本,並取得預想中的成績。

           1名架構師、1名前端/UI工程師、2名軟體工程師、1名資料庫工程師、1名軟體測試人員。

  • 請為你的團隊設計16個週期每週的詳細規劃。

    開發週數 所屬階段 開發週數 所屬階段
    第一週 需求分析 第九周 資料庫優化+具體功能編碼實現
    第二週 實際調研+需求改進 第十週 原型優化+具體功能編碼實現
    第三週 功能分析 第十一週 原型最終優化:前端/UI完成+ 具體功能編碼實現
    第四周 功能設計確定 第十二週 專案初審+軟體測試(內測)
    第五週 UML構建設計 第十三週 專案改進
    第六週 資料庫設計 第十四周 專案複審+軟體測試(特定範圍公測)
    第七週 原型設計 第十五週 專案整體最後優化
    第八週 架構設計 第十六週 專案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