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時間讀書筆記
阿新 • • 發佈:2019-02-05
1、投入時間這個說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實際投入的是時間和效率的乘積。
2、看書並記住書中的東西只是記憶,並沒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個事物,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這部分推理的過程就是你的思維時間,也是人一生中佔據一個顯著比例的“暗時間”。
3、要達到這樣一種忘記時間流逝的“沉浸”狀態(心理學上叫做“流體驗”),不是兩三分鐘的事情。而一旦這種狀態被破壞,無形間效率就會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麼我總是傾向於創造大塊的時間來閱讀重要的東西,因為這樣有利於沉浸進去,使得新知識可以和大腦中與其相關的各種即有的知識充分融合,關聯起來,後者對於深刻的記憶非常有幫助。
4、能夠迅速進入專注狀態,以及能夠長期保持專注狀態,是高效學習的兩個最重要的習慣。
5、事實證明,在有干擾的環境看書是非常鍛鍊專注能力的一個辦法。經常利用各種碎片時間閱讀和思考,對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幫助。
6、善於規劃的人,會將目標分割成一個個的里程碑,再將里程碑分割成待辦事項列表。核心的理念就在於,如果你把任務分割了,你就有了進度條,你就知道,事情在不斷進展,你總會完成任務或達到你的目標,你會有一個時間估計。
7、一個人有專注和持之以恆的性格,即便在一個沒有多大興趣的領域也能成為專家。
8、信心,是這樣一種奇怪的東西,就算你沒有確切地證明未來會更好,你也會堅持下去,你不會過早推出迴圈;而來源於過來人的資訊則是信心最靠譜的保障。
9、反思是改變自己的第一步,我們常常容易發現別人的問題,別人的錯誤,卻難以發現自己思維中的問題,因為我們很少會把自己的思維當成目標去思考。
10、推遲決定是最差的決定,在推遲決定期間,時間悄悄流逝,你卻沒有任何一條路上的積累,白白浪費了時間。
11、你所擁有的知識並不取決於你記得多少,而在於它們能否在恰當的時候被回憶起來。學習新知識並將其存放於大腦中,最終的目的是要在恰當的時候能夠想得起來去使用。
12、我們在記憶的時候將許多線索(例如當時的場景、問題的背景、甚至所處的語言環境、空間位置)一併編碼進了記憶,事後能否提取出這段記憶嚴重取決於提取線索是否豐富,以及在回憶的時候是否重現了記憶時的線索。
13、對於理解記憶的人來說,知識中包含了精細的概念、邏輯、一般的解題原則、通用的解題手法、背景知識、類似的問題等等無數的記憶和提取線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字序列。
14、不僅是位置,就連當時的環境、味道、聲音都被作為提取線索和記憶編碼在一塊了。
15、我常常發現對知識的首次記憶往往是有偏頗的,或者只看到了一個方面,或者只關注了一個點,一段時間之後再回來看往往能夠和這段時間依賴的一些新思考和知識結合起來,得到更多的東西。
16、學習思維相關的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等等)如何能幫助我們進行更好的判斷、決策、學習、記憶和生活。
17、做讀書筆記:一是將自己閱讀時候的思考(包括閃念)總結下來,二是將書中的好例子摘抄下來。很多時候,僅僅是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表述一下就能夠極大地加深印象和理解。人與人學習的差距不在資質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時間和思考的深度上。
18、重視提前積累的強大力量。你比別人往後多看一年,你就比別人領先一年的時間來準備,這個差別是巨大的。一個5年計劃便可以讓你獲得從現在開始的5年準備時間。5年中每天騰出半個到一個小時專心於某一件事情,認準一個方向,每次走一點,其實不要說5年,兩年就會發現會起到巨集大的效應。
19、有選擇地閱讀。一是選擇一本書中感興趣的章節有限閱讀,二是對一本書中技術性較弱或資訊密度較低的部分快速地略讀。
20、問題卡住解決不了,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分析到底為什麼解決不了,而不是直接求救。
21、本質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判斷與決策的方法。
22、為什麼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是因為”說“只是理性上承認正確,並沒有考慮到我們每個人大腦中居住的那個非理性自我。
23、看重過程,而不是看重單次的結果。因為再好的過程也可能會偶爾失利,但從長遠來統計,好的過程總體上必然導致更好的結果。
24、普通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聰明人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
25、我們太可能因為受到知識的侷限性而對事物的看法產生無法消除的偏見,有時候打破這種偏見的唯一途徑就是開闊視野,多積累知識,以及和具有不同知識背景的人討論。
這只是一種可能,未必是唯一的可能;
想不出其他解釋不代表就不存在其他解釋。
26、在遠古社會,我們在向姑娘求愛的時候會小心謹慎,因為一次洋相會很快被傳遞開來從而使得我們變成整個群落的笑柄。然而在現代社會,尤其是人口流動劇烈,人際關係變動頻繁的大城市,社交失敗的成本近乎於零,所以正確而理性的做法卻是永遠都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27、自然、下意識 的微笑由基底核控制,而有意識的笑則由大腦的動作皮層控制。中風致一側運動皮層受損後,對著攝影師會出現半邊臉的微笑,而見到老朋友還會出現自然對稱的微笑。
28、GTD的原理正是如此:通過提供不斷的進展,讓執行者意識到事情正在朝向完成不斷邁進,這種正面趨勢所帶來的積極情感能夠進一步激勵個體把事情執行到底。
29、真正的理由有時候往往隱藏在意識觸及不到的地方,有我們的情緒大腦所掌控,當它引導我們的情緒大腦作出決定之後,才發個紅標頭檔案通知我們的理性大腦,我們的理性大腦於是迅速而果斷地給出各種聽上去很合理的解釋,讓我們的決定和行為看上去無懈可擊。
30、只要一種解釋是對自己有利的,我們便不想去推敲和反駁,再漏洞百出的事情看上去也不無可能。強大的情緒大腦會阻止理性大腦去往深入瞭解。而對自己不利的解釋,我們或者忽略,或者則會異常仔細地去推敲,抓住一個細小漏洞則相信已完全推翻了該解釋。
31、每個人的思維都有一些盲點,盲點之所以為盲點就是自己很難覺察得到,雖然我用了很長的時間來訓練思維的客觀和清晰,但總是不斷髮現自己的思維仍然還是時不時不自覺地陷入某個盲區,當我對人類思維的特點了解得越多,我就越是從心底裡謙卑地認識到與人討論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個人的盲點不一樣,你的盲點可以在別人那裡得到補充。
32、如果你不知道一個東西,很大的可能性是你也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它。
33、如果你逼著自己將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寫下來,看著自己寫的內容,試著進一步拓展它們,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遠、很遠。
34、用部落格的形式來記錄下你有價值的思考,會帶來很多好處,卻沒有任何明顯的壞處:
能夠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書寫是為了更好地思考;
教是最好的學;
討論時絕佳的反思
35、有意義的瞬間:我強烈地覺得它是對的,但我卻說不出所以然來。這時候往往是到大腦中翻箱倒櫃的時候,弄清來龍去脈的時候,深入反思的時候,糾正一直以來錯誤的潛在前提假設的時候。
36、“我強烈地覺得這個說法有問題,但我卻說不清它為什麼有問題,到底哪有問題”,這也是一個極有意義的瞬間,它幾乎總是意味著你對一個問題的認識有潛在的偏差,肯定是你自己都沒有覺知到的地方引入了一個潛在的假設,偷換了一個重要的概念,等等。
37、如果別人和你爭辯的時候總是隻擺立場,你就很難和他辯,但如果他把自己的推理過程原原本本暴露給你,批判起來總是容易得多的。
38、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持續學習和思考的人,並只寫你真正思考和總結之後的產物,其他一切就會隨之而來。
39、無論你面臨什麼困惑,總會有很多人同樣面臨過,於是你苦苦思索之後的結果,肯定會對很多人有意義。
40、你想通了之後覺得其實也很簡單,於是不願意或不好意思寫了,但要知道,問題在想通了之後總是簡單的,問題的困難程度不在於相通了之後還覺得有多難,而在於你從覺得它難到你覺得它簡單需要耗費多少思維體力。
41、能夠把問題長時間停靠在潛意識中是一種技能,能夠帶來很大的好處,停留得越長你越琢磨得透徹,比別人看到的就越多。
42、什麼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專業領域技能;跨領域的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判斷與決策能力,批判性思維,表達溝通能力等);學習能力(持續學習和思考新知識);性格要素(專注、持之以恆、自省、好奇心、自信、謙卑)
2、看書並記住書中的東西只是記憶,並沒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個事物,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這部分推理的過程就是你的思維時間,也是人一生中佔據一個顯著比例的“暗時間”。
3、要達到這樣一種忘記時間流逝的“沉浸”狀態(心理學上叫做“流體驗”),不是兩三分鐘的事情。而一旦這種狀態被破壞,無形間效率就會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麼我總是傾向於創造大塊的時間來閱讀重要的東西,因為這樣有利於沉浸進去,使得新知識可以和大腦中與其相關的各種即有的知識充分融合,關聯起來,後者對於深刻的記憶非常有幫助。
4、能夠迅速進入專注狀態,以及能夠長期保持專注狀態,是高效學習的兩個最重要的習慣。
5、事實證明,在有干擾的環境看書是非常鍛鍊專注能力的一個辦法。經常利用各種碎片時間閱讀和思考,對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幫助。
6、善於規劃的人,會將目標分割成一個個的里程碑,再將里程碑分割成待辦事項列表。核心的理念就在於,如果你把任務分割了,你就有了進度條,你就知道,事情在不斷進展,你總會完成任務或達到你的目標,你會有一個時間估計。
7、一個人有專注和持之以恆的性格,即便在一個沒有多大興趣的領域也能成為專家。
8、信心,是這樣一種奇怪的東西,就算你沒有確切地證明未來會更好,你也會堅持下去,你不會過早推出迴圈;而來源於過來人的資訊則是信心最靠譜的保障。
9、反思是改變自己的第一步,我們常常容易發現別人的問題,別人的錯誤,卻難以發現自己思維中的問題,因為我們很少會把自己的思維當成目標去思考。
10、推遲決定是最差的決定,在推遲決定期間,時間悄悄流逝,你卻沒有任何一條路上的積累,白白浪費了時間。
11、你所擁有的知識並不取決於你記得多少,而在於它們能否在恰當的時候被回憶起來。學習新知識並將其存放於大腦中,最終的目的是要在恰當的時候能夠想得起來去使用。
12、我們在記憶的時候將許多線索(例如當時的場景、問題的背景、甚至所處的語言環境、空間位置)一併編碼進了記憶,事後能否提取出這段記憶嚴重取決於提取線索是否豐富,以及在回憶的時候是否重現了記憶時的線索。
13、對於理解記憶的人來說,知識中包含了精細的概念、邏輯、一般的解題原則、通用的解題手法、背景知識、類似的問題等等無數的記憶和提取線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字序列。
14、不僅是位置,就連當時的環境、味道、聲音都被作為提取線索和記憶編碼在一塊了。
15、我常常發現對知識的首次記憶往往是有偏頗的,或者只看到了一個方面,或者只關注了一個點,一段時間之後再回來看往往能夠和這段時間依賴的一些新思考和知識結合起來,得到更多的東西。
16、學習思維相關的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等等)如何能幫助我們進行更好的判斷、決策、學習、記憶和生活。
17、做讀書筆記:一是將自己閱讀時候的思考(包括閃念)總結下來,二是將書中的好例子摘抄下來。很多時候,僅僅是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表述一下就能夠極大地加深印象和理解。人與人學習的差距不在資質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時間和思考的深度上。
18、重視提前積累的強大力量。你比別人往後多看一年,你就比別人領先一年的時間來準備,這個差別是巨大的。一個5年計劃便可以讓你獲得從現在開始的5年準備時間。5年中每天騰出半個到一個小時專心於某一件事情,認準一個方向,每次走一點,其實不要說5年,兩年就會發現會起到巨集大的效應。
19、有選擇地閱讀。一是選擇一本書中感興趣的章節有限閱讀,二是對一本書中技術性較弱或資訊密度較低的部分快速地略讀。
20、問題卡住解決不了,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分析到底為什麼解決不了,而不是直接求救。
21、本質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判斷與決策的方法。
22、為什麼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是因為”說“只是理性上承認正確,並沒有考慮到我們每個人大腦中居住的那個非理性自我。
23、看重過程,而不是看重單次的結果。因為再好的過程也可能會偶爾失利,但從長遠來統計,好的過程總體上必然導致更好的結果。
24、普通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聰明人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
25、我們太可能因為受到知識的侷限性而對事物的看法產生無法消除的偏見,有時候打破這種偏見的唯一途徑就是開闊視野,多積累知識,以及和具有不同知識背景的人討論。
這只是一種可能,未必是唯一的可能;
想不出其他解釋不代表就不存在其他解釋。
26、在遠古社會,我們在向姑娘求愛的時候會小心謹慎,因為一次洋相會很快被傳遞開來從而使得我們變成整個群落的笑柄。然而在現代社會,尤其是人口流動劇烈,人際關係變動頻繁的大城市,社交失敗的成本近乎於零,所以正確而理性的做法卻是永遠都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27、自然、下意識 的微笑由基底核控制,而有意識的笑則由大腦的動作皮層控制。中風致一側運動皮層受損後,對著攝影師會出現半邊臉的微笑,而見到老朋友還會出現自然對稱的微笑。
28、GTD的原理正是如此:通過提供不斷的進展,讓執行者意識到事情正在朝向完成不斷邁進,這種正面趨勢所帶來的積極情感能夠進一步激勵個體把事情執行到底。
29、真正的理由有時候往往隱藏在意識觸及不到的地方,有我們的情緒大腦所掌控,當它引導我們的情緒大腦作出決定之後,才發個紅標頭檔案通知我們的理性大腦,我們的理性大腦於是迅速而果斷地給出各種聽上去很合理的解釋,讓我們的決定和行為看上去無懈可擊。
30、只要一種解釋是對自己有利的,我們便不想去推敲和反駁,再漏洞百出的事情看上去也不無可能。強大的情緒大腦會阻止理性大腦去往深入瞭解。而對自己不利的解釋,我們或者忽略,或者則會異常仔細地去推敲,抓住一個細小漏洞則相信已完全推翻了該解釋。
31、每個人的思維都有一些盲點,盲點之所以為盲點就是自己很難覺察得到,雖然我用了很長的時間來訓練思維的客觀和清晰,但總是不斷髮現自己的思維仍然還是時不時不自覺地陷入某個盲區,當我對人類思維的特點了解得越多,我就越是從心底裡謙卑地認識到與人討論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個人的盲點不一樣,你的盲點可以在別人那裡得到補充。
32、如果你不知道一個東西,很大的可能性是你也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它。
33、如果你逼著自己將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寫下來,看著自己寫的內容,試著進一步拓展它們,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遠、很遠。
34、用部落格的形式來記錄下你有價值的思考,會帶來很多好處,卻沒有任何明顯的壞處:
能夠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書寫是為了更好地思考;
教是最好的學;
討論時絕佳的反思
35、有意義的瞬間:我強烈地覺得它是對的,但我卻說不出所以然來。這時候往往是到大腦中翻箱倒櫃的時候,弄清來龍去脈的時候,深入反思的時候,糾正一直以來錯誤的潛在前提假設的時候。
36、“我強烈地覺得這個說法有問題,但我卻說不清它為什麼有問題,到底哪有問題”,這也是一個極有意義的瞬間,它幾乎總是意味著你對一個問題的認識有潛在的偏差,肯定是你自己都沒有覺知到的地方引入了一個潛在的假設,偷換了一個重要的概念,等等。
37、如果別人和你爭辯的時候總是隻擺立場,你就很難和他辯,但如果他把自己的推理過程原原本本暴露給你,批判起來總是容易得多的。
38、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持續學習和思考的人,並只寫你真正思考和總結之後的產物,其他一切就會隨之而來。
39、無論你面臨什麼困惑,總會有很多人同樣面臨過,於是你苦苦思索之後的結果,肯定會對很多人有意義。
40、你想通了之後覺得其實也很簡單,於是不願意或不好意思寫了,但要知道,問題在想通了之後總是簡單的,問題的困難程度不在於相通了之後還覺得有多難,而在於你從覺得它難到你覺得它簡單需要耗費多少思維體力。
41、能夠把問題長時間停靠在潛意識中是一種技能,能夠帶來很大的好處,停留得越長你越琢磨得透徹,比別人看到的就越多。
42、什麼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專業領域技能;跨領域的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判斷與決策能力,批判性思維,表達溝通能力等);學習能力(持續學習和思考新知識);性格要素(專注、持之以恆、自省、好奇心、自信、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