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如何看待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有哪些成功案例可以分享?

如何看待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有哪些成功案例可以分享?

一、如何看待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類似的問題,我在網上看了很多,還有的回答都從什麼是數字化轉型開始說起...(其實概念這個東西,懂得都懂~)為了節省大家時間,我就不跟風去做介紹了。 咱們直奔主題吧,下面織信通過例項來帶大家快速瞭解我對於國內外製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國外企業

中國並不是世界上第一個經歷數字化變革的國家,數字化轉型這種事情在中國可能聽起來比較新鮮,但我們把眼光放遠,在西方國家很早的時候,很多公司實行過數字化轉型,在這方面也有非常高額的投入。

據國際頂級數字化諮詢機構IDC預測,2018年-2021年,對於全球範圍內支援業務實踐、產品和組織的數字化轉型(DX)的技術和服務支出達到5.9萬億美元,數字化轉型將繼續成為商業領袖考慮的重點。在國外,很多的製造業企業,每年營收的1%~3%都會投入到IT建設上,面向數字化轉型的輕量級數字化方案潛在機會巨大。

然而,國外權威機構給了另外一個數字:全球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失敗率將近80%,大資料專案的失敗率高達85%, 在這裡面就有IBM,也有GE這些巨頭。

像GE美國通用公司的數字化戰略,投入是數十億美元,但其效果並不顯著,這麼大的投入沒有效果,這些錢投到哪裡去了?

其實大部分都投到軟體開發,比如說研發工業平臺和大量的資料工具,組建了非常龐大的研發IT團隊,從頭到尾開發很多軟體。這種投入不一定是對的,因為這可能偏離了數字化的真正本質。

要知道,未來製造企業該如何做數字化,大家其實可以參照成功企業走過的方式,再來用新的維度看待這件事情。

以Nike為例:Nike的會員是什麼?

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Nike真實的會員體系其實就是一個跑步軟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認知,我們所理解的會員都是跟使用者有關的,要給到使用者更多的利益和更好的服務,讓他們來購買我們的產品。

在Nike品牌上我們可以發現,它的會員脫離了傳統會員營銷這個邏輯。首先這個品牌是賣鞋的,但是做的APP跟鞋子一點關係都沒有。這讓消費者形成一個習慣,我要跑步,要上APP,所以不小心買了個鞋子,好像這個鞋子比較好。

所以這就是深層的方向,一個會員體系不是隻盯著我們的品牌有什麼、給客戶服務什麼,而是圍繞自己的服務做新的東西。

市場跟賽道是非常奇妙的東西,因為它們是可以被創造的。比如說球鞋收藏,我很不能理解為什麼很多人付出巨大的時間和金錢去收藏球鞋,這種現象是如何被帶出來的?

答案是精神理念,這已經脫離了該品牌的產品。剛才舉的例子是跟品牌營銷有關係,但是方法都是構建新的市場和賽道。所以我認為對數字化轉型非常好的一個理解是我們不僅是要盯著公司目前的產品的服務,應該深一個維度去思考利用數字化可以做什麼。

2、國內企業

不可否認的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失敗的經歷總是驚人的相似,而中國目前也正在發生美國20年前發生的事情,無數企業往數字化中做大量的無效投入,會招聘大量的IT人才直接進入產業裡,開發的大多數產品可能都是沒用的。

假設未來肯定是數字化經濟,中國會從工業經濟發展到數字經濟,那企業在未來十年該如何數字化,就變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

如今,我國數字化建設風風火火,而企業都在趕風口浪潮,據工信部訊息顯示,截止2020年,全國製造業數字化普及率為69.8%,趨勢一片向好。

與此同時,另一份資料表明八成以上的中國企業尚未找到切合自身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只有4%的中國企業真正釋放了數字化潛力,也就說明大部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依然只是處於試階段,即使大型企業也不例外。

所以在我看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數字化轉型並不僅僅是資料工具的事情,怎麼從戰略上有一個新的玩法,如何擴充套件利用數字化將企業拉昇到新的維度,都是要思考的問題。

二、國內500強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案例分享:

1、大型企業數字化出現管理“邊角料”

在數字化浪潮中,大型企業憑藉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率先完成工廠機械化和企業管理數字化,但當系統配置完備後,依然出現了管理“邊角料”的問題,讓人無法顧及。

究其原因是市面上的ERP、MES、CRM等系統功能較為單一,且集中在生產管理和銷售管理方面。而與之息息相關的專案管理、研發管理等方面,即使顧及也有可能不適用於自身企業等情況出現,因此導致出現管理碎片,企業運營成本無法得到有效下降的情況。

2、系統與系統之間存在資料壁壘

傳統管理系統經過多年發展,早已成熟而且上手就能用,但也避免不了交付週期長、系統與系統之間資料不互通等問題。

而且,大部分企業的數字化部署,僅停留於部門崗位或者是職能流程,並不能對企業整體運營情況進行分析,無法為企業決策提供更為科學的依據,所以運營效果並沒有太大的提升,而學界人士將這種現象稱之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初次嘗試。

在我國500強企業當中有一家汽車企業,其市場總值超4800億,員工超12萬,為我國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超大型製造企業,雖然系統配置齊全,但依然存在求堆積、研發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企業運營資訊難彙總等問題。

經過仔細調查發現,該企業所配置的系統功能單一且集中在生產、銷售和辦公等幾大板塊,其他企業管理的邊角料則變成管理漏洞,成為企業落實“降本增效”政策的障礙之一。

在多番對比後,該企業最終通過織信Informat低程式碼平臺,建立企業內部通用系統應用庫,補建缺漏的業務流程,串聯原有系統的所有資料,彙總至企業運營駕駛艙,賦能集團統一的業務、流程和資料中臺,構建集團數字化生態。

3、低程式碼賦能企業數字化生態

低程式碼是近兩年我國比較火熱的數字化管理模式之一,主要通過將程式碼視覺化、模組化,實現人人皆可快速搭建管理系統的目的。而低程式碼人人皆可搭建的特性,不僅可以賦能企業每位員工,節省人力費用,還可以進行系統整合、資料串聯,構建企業數字化生態,賦能企業整體運營。

不僅如此,低程式碼也可賦能企業每位員工。由於低程式碼入門門檻低,人人即可上手,所以即使是基層人員或者執行人員,也可以開發搭建企業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同時,經由基層/執行人員搭建的系統,也將更切合企業業務流程痛點,真正能夠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資料串聯是傳統管理系統目前難以突破的瓶頸之一,而低程式碼則可以通過API介面串通所有系統的資料,彙總並以儀表盤形式展示,打造企業資料駕駛艙,運營資料一覽無遺,可為企業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4、適配企業每個發展階段

隨著數字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企業已經意識到系統整合將成為未來管理趨勢之一,因此係統整合需求逐年上升。低程式碼平臺本質是一個系統開發平臺,擁有強悍的拓展效能,企業或者員工可以在上面搭建任何一個及以上的管理系統。無需另外購買其他系統,一個平臺即可滿足企業所有的數字化管理需求。

此外,企業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發展需求,對已有低程式碼系統進行自主二次開發,無需專業人員進行專門的開發。如此一來省事省力的同時,還能適配企業自身特有的業務流程,釋放數字化管理潛力,提升效率和企業競爭力。

總結:

數字化轉型不是單純的資訊化或數字化技術部署,而是一種新的工業革命和產業變革,應該是產業技術和資訊科技的融合創新,打造新能力、新業態和新模式。無論是傳統管理系統,還是低程式碼平臺,只要能夠釋放企業潛力,都是好系統。

合理並且有效運用生產管理系統,不僅可以讓生產工作高效執行,還能最大程度保證團隊目標的達成。我推薦使用織信Informat,它內建上百個標準應用模板,覆蓋:MES生產管理、OA、ERP、CRM、人事績效財務、企業服務、個人及組織等100+應用場景。支援20W併發資料處理能力,現註冊可免費安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