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暗時間-劉未鵬》

《暗時間-劉未鵬》

經典句子:

1、困難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難。

2、人類不可避免地受著各種各樣的偏見的影響,這些偏見有些是有一定適應價值的“思維定式”(如事後聰明式偏見),而有些則是大腦的認知機制的“缺陷”。

3、你可以“投入”很多時間在一件事情上面,卻發現毫無進展,因為你沒有整天把你要做的事情,要學習的東西常駐在你的大腦中,時刻給予它最高的優先順序。你走路的時候吃飯的時候,做夢的時候心心念念想的就是這件事情,你的CPU總是分配給它,這個時候你的思維時間就被利用到了極致,你投入的時間就真正等於了實際流逝的時間,因為你的CPU是滿載的。

4、如果你有做總結的習慣,你在度過一段時間之後總結自己在某某領域投入了多少時間,建議千萬不要粗略地去計算有多少天下班後拿起書來翻看過,因為這樣你也許會發現書倒是常翻,但領悟卻不見得多深,表面上花的時間不少,收益卻不見得那麼大。因為看書並記住書中的東西只是記憶,並沒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個事物,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這部分推理的過程就是你的思維時間,也是人一生中佔據一個顯著比例的“暗時間”,你走路、買菜、洗臉洗手、坐公車、逛街、出遊、吃飯、睡覺,所有這些時間都可以成為“暗時間”,你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進行思考,反芻和消化平時看和讀的東西,讓你的認識能夠脫離照本宣科的層面。這段時間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將會產生龐大的效應。

5、做事情也是同樣的道理,善於規劃的人,會將目標分割成一個個的里程碑,再將里程碑分割成TODO列表。前陣子流行的GTD方法學,核心的理念就在於,如果你把任務分割了,你就有了進度條,你就知道,事情在不斷的進展,你總會完成任務或到達你的目標,你會有一個時間估計。反之如果沒有這個分割,整個的任務或目標對你來說就只有兩種狀態——“完成”和“未完成”,如果不幸是一個比較漫長的目標,那麼你會發現你的進度條總是“未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等待未果會耗盡你的耐心,讓你下意識的產生“這事什麼時候才能完呢?”的疑惑,沒有分而治之,你就不知道未來還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達到目的,這就會讓你心生怯意,不敢進一步投入時間,免得血本無歸。在這樣的心理下,不少人就會選擇保守策略——退出,以免到頭來花了時間還一事無成。

6、如果你有一些錢不知道花在A還是B上,你先不作決定,沒問題,因為錢還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時間,不知道花在A上還是B上,不行,因為過了這段時間,這段時間就不是你的了。所以,不管有多糾結,也不要從糾結中逃離,試圖推延決定,既然終究是個痛苦的決定,就痛一回,好好思考和調查之後作出一個決定並堅持下去,只要不是太不靠譜的行業(相信也沒誰會在糾結了之後卻選了一個不靠譜的行業的),經過你的積累總會成為高手。

7、你所擁有的知識並不取決於你記得多少,而在於它們能否在恰當的時候被回憶起來。

8、設身處地地“虛擬經歷”別人經歷過的事情:我們的自傳式記憶似乎是有某種單獨儲存機制的,一個證據是一些因基因上其他缺陷而導致所謂“天才綜合症”的傢伙具有超強的自傳式記憶(注意,不是超強的一般記憶,而是自傳式記憶)。另外我們在日常經驗中也知道,我們的記憶中關於哪些是自己的性格或做事方式,哪些是我們所瞭解的朋友的性格或做事方式,我們可是分得清清楚楚的。我們可以在不同場景中非常快速地揣測“某某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想”(這被稱為 theory of mind ),卻不會將其與“我自己會怎麼想”混淆起來,證明在我們的記憶中,關於自己的知識和關於別人的知識是涇渭分明的。

9、將思考成為習慣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避免焦慮。卡耐基用一整本書講了一個有效的做法來避免焦慮——底線思考。然而實際上還有另一個有效的做法,就是投入地做另一件事情。不去想”喜馬拉雅山上的猴子”的方法並不是使勁的告訴自己不去想”喜馬拉雅山上的猴子”,因為那樣等於就是腦袋裡想了那隻猴子,正確的做法是真的不去想那猴子,而是想別的。用別的東西充滿工作記憶,其他的神經活動自然會被抑制(神經科學基本事實)。所以,感到焦慮的時候不妨思考吧,甚至完全可以去理性分析和思考導致焦慮的問題本身,將其拆解,分析來源,在不知不覺中,大腦的工作重心就從情緒模組轉向了推理模組了,而且這思考也可能順帶更有效地解決了導致焦慮的問題呢)

10、事實上,很多成功者自己的總結都不靠譜,就是因為他們自己也難以對自己成功的原因進行正確的歸因,比如我們都有這樣一種傾向:將失敗歸因於外界因素,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耐。(心理學把這個稱為自我服務偏差)。此外人類的思維有著林林種種各種各樣的認知偏差,不管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只要沒有對人類思維和心理機制的基本瞭解,都難逃認知偏差的影響。

11、我們的大腦從外界接受到的資訊其實是滿含著歧義的,單單從這些資訊本身來看,我們應該感到無所適從才是,然而我們的大腦幾乎每次都能夠從富含歧義的資訊中找出最靠譜的解釋,作出無比牛B的點估計,這得益於漫長的進化過程,以及我們平常生活中積累的大量先驗假設,然而,接下來我們要說到,這些先驗假設是雙刃劍,其鋒刃的另一面就是我們常說的“偏見”。

12、我們現在的知識體系和古希臘相比固然得到了極大的進步,但是我們真的變得更“聰明”了嗎?要知道推理的引擎(演繹和歸納)幾十萬年來卻並沒有變化,我們只是站在巨人(數千年知識的積累)的肩膀上,但這個巨人的高度並不屬於我們自己,我們有什麼理由五十步笑百步呢?

13、我們的記憶並不像電腦的儲存設施那樣,忠實記錄,然後忠實讀取,而是在記錄和讀取的時候都是相當程度上“構建性”的,而構建所用的“素材”則是我們之前在生活中積累出來的經驗。這也是為什麼同一個故事經不同的人口口相傳之後會出現形形色色的版本的原因。

14、明知正確的事情就是沒法去做。仔細想想這簡直是一句類似悖論的話:既然你的大腦認可某種做法是正確的,而同樣又是你的大腦主管你的行為,那為什麼偏偏你沒法執行呢?這就說明主管行為的並不僅僅是你的“認知”模組,認知模組發完話之後自會有更強大的情緒模組藐視“上級”的決定。所以我們常常哀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和別人作鬥爭,而是和自己作鬥爭。

15、我們在選擇職業的時候“聽從內心的召喚”,因為我們對事物的熱情來自於我們的情感系統,沒有這個系統的支援,我們很難在一件事情上持之以恆的專注投入,emotion(情緒)和motion(動力)本就是同根生,說明人們很早就瞭解到情緒和動力的關係。對此有這麼一個真實事件(記不得在哪本心理學書上看到的了,記得的朋友請留言。),一個事業順利的中年男人,原本過著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但有一天不幸遭遇了車禍,車禍損傷了他的頭部,他的情緒大腦遭到了損壞,後來雖然他健康方面痊癒了,然而卻從此對任何事情都無動於衷,再沒有動力去發展他的事業,照顧他的家庭,對他來說發生什麼都是無所謂的。事實上,我們所謂的生活的意義便來源於情感系統。

16、GTD的原理正是如此:通過提供不斷的進展,讓執行者意識到事情正在朝向完成不斷邁進,這種正面趨勢所帶來的積極情感能夠進一步激勵個體把事情執行到底。

17、為什麼投降的一方反而是代表著更高階認知能力的理性大腦?從進化角度來說,我們原始的情緒大腦早在遠古的遠古就已經存在並且為物種的生存繁衍作出卓越的貢獻了(雖然大腦中的這一部分系統只能進行很簡單的判斷和條件反射,但他們無疑把守了對物種的持續存在而言最為基本且重要的一些功能——食物,性,自然環境中的危險,社會互動行為,道德感等等(《慾望之源》,《進化心理學》))。它們的進化年代要比理性大腦深遠的多,它們就像漫長歲月中伴隨著生物一路進化走過來的老功臣,擁有強大的權力和力量,卻沒有意識到世界已經在最近的5百年發生了迅速和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於幾十上百萬年的漫漫進化路來說只彷彿一瞬,然而就在這一瞬間,整個世界完全不一樣了,可老功臣還沒有來得及退休,還在掌管著我們的大腦,引導著我們作出各種跟不上時代的決策。

18、尤其是當人們為一件事情付出了金錢,社會關係,很多很多之後(這在宗教末世論組織和傳銷組織中何其相似),這些既有付出便會對他們的思維產生越來越強大的影響(經濟學中的“沉沒成本”便是如此),我們的思想被迫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合理的解釋(這就是著名的“認知失調”——這個心理學詞彙已經如此有名,以至於出現在了呆伯特漫畫中了),因為誰也不希望自己那麼大的付出是愚蠢而錯誤的,為了讓自己不是愚蠢且錯誤的,理性大腦不再是客觀的代名詞,而是一個唯唯諾諾為了維護自己情感的下屬系統——“因為我們的信念感動了上帝,所以毀滅沒有發生,這是唯一的解釋”,至於那個另一種解釋,因為會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我很愚蠢”這個結論,被人們的情緒大腦無情地駁回了。

19、客觀意味著承認存在未知資訊的可能性,理性意味著能夠從對立面的視角去看問題和思考。學會質疑自己的判斷,假設自己是站在對立面的立場上幫他說話,往往能夠發現很多意料之外的東西;即便別人是錯的,自己是對的,試著去理解錯誤的一方為什麼會錯,為什麼會有那樣的看法和認識,也往往能夠得到很多有益的東西,你也許會發現自己的正確其實常常也是碰巧站對了隊伍,而不像自己所認為的那樣,來自於嚴密的邏輯和不可辯駁的證據。最後,與其讓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不如自己試著去發現自己的錯誤。

20、大腦符合用進廢退的原理,越經常使用的區域會越來越強大。如果你總是情緒用事,不假思索,那麼這種思維習慣便會越來越強大;如果你總是理性思考,反省自己的判斷,能換立場去看問題,那麼這樣的思維習慣逐漸也會越來越強大。習慣之所以難以改變,就是因為習慣是自我鞏固的,越用越強,越強越用。要想從既有習慣中跳出來,必然要依賴於外界的力量——對於心理機制的知識。

21、能夠改變既有的習慣,依靠的不是自制力,而是知識。單純的自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你理智上知道應該怎麼做,但是你的情緒大腦卻就是不買賬,一些比較堅定的人能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強迫自己去做正確的事情,這殊為不易,不是像我這樣的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但是,無論任何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就是去做正確的事情,不去做錯誤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無法自制是因為情緒大腦並不知道也並不承認這件事情是錯誤的。

22、書寫是對思維的備忘:人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就像是在黑暗中打著電筒往前走(事實上,我們的工作記憶資源是有限的,有研究證明我們只能在工作記憶裡面持有7加減2個專案;此外認知負荷也是有極限的),每一步推導都將我們往前挪一小步,然而電筒的光亮能照到的範圍是有限的,我們走了幾步發現後面又黑了,想到後面就忘了前面的,想到某個分支上去就忘了另一個分支,我們常常想著想著就想岔了,想岔了也就罷了,問題是一旦想岔了太遠,就很難回到當初岔開的地方了。有時候,我們是如此努力地試圖一下就走出很遠,同時又老是怕忘記目前已經取得的進展和重要結論,結果意識的微光就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打轉,始終無法往前走出很遠。而將思維過程記錄下來,則給了我們完全的回溯自己的思維軌跡的可能。

23、書寫是對思維的快取:正因為我們的工作記憶有限,所以我們在頭腦中思考問題的時候就往往只能將幾個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保持在工作記憶中,導致想來想去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打轉,思維總是走不太遠。這方面我就有強烈的感覺,平時在走路的時候雖然也思考問題,但總是覺得思維的廣度很有限。我們不妨設想數學家如果沒有紙和筆的話,數學的發展會遭受到多大的阻礙,也許愛因斯坦能夠在大腦中構思一個證明的最關鍵環節,但是你是否能夠設想不用紙筆來“快取”思維的中間步驟,而完全在大腦中證明費馬大定理呢?有時候我甚至覺得能夠用紙筆快取思考的中間結果正是人類的理性之光能夠走得如此之遠的最重要條件。

24、書寫是與自己的對話:在書寫的時候,你不斷地觀察自筆端流出的資訊,一行文字被你寫下來之後,你就不用再將其費力地保持在大腦的臨時記憶中,因為這行黑底白字會不斷主動地通過視覺刺激來提醒你它的存在,於是你就可以將空出來的思維精力用於反思你自己的觀點。不信你可以自己觀察一下,如果不用紙筆,僅用大腦,是否很難在思考一個問題的同時對自己的思考進行反思呢?

25、書寫是與別人的交流:每個人的思維都有一些盲點,盲點之所以為盲點就是自己很難覺察得到,雖然我用了很長的時間來訓練思維的客觀和清晰,但總是不斷髮現自己的思維仍然還是時不時不自覺地陷入某個盲區,當我對人類思維的特點了解的越多,我就越是從心底裡謙卑地認識到與人討論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個人的盲點不一樣,你的盲點可以在別人那裡得到補充,別人的盲點也可以被你糾正。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的含義便在於此。寫下來,與別人交流,最重要的價值就在於此。除了盲點之外,我們對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中的缺口一般是很難覺知的,如果自己的思考因為對某個重要知識的無知,犯了嚴重的錯誤,一般自己是難以反省出來的——如果你不知道一個東西,很大的可能性是你也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它。而把自己的思考寫出來讓別人發現漏洞,則是對自己知識體系的善莫大焉。

26、據說在某個著名軟體公司裡,開發組的桌上會放著一隻小熊,大家互相問問題之前,先對著小熊把問題說一遍,看能不能把問題描述的清晰,基本上說的比較有條理以後,答案也就隨之而來了。當然,你不一定要對小熊說,你可以在大腦中虛構一個聽眾,一個不懂行的聽眾,然後你說給他聽。這是可行的,我經常在路上用。不過如果你能坐下來,我建議你還是說給實際的聽眾聽——即寫下你的思考,因為書寫是更好的思考。

27、一旦你把自己潛意識裡面的東西從幕後拉出來,你就有了面對並反思它們的可能,而不是任它們在幕後陰險地左右你的思維。很多時候我們的思路出了問題並不是我們不會反思,而是不知道自己的思維中有那些隱含的假設(assumptions),如果你只感覺到答案,卻不知道你大腦得到這個答案之前做了哪些推理,你又怎麼知道哪一環可能出了問題呢?另一方面,一旦你弄清了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離意識到問題就不遠了,很簡單的道理——如果別人和你爭辯的時候總是隻擺立場,你就很難和他辯,但如果他把自己的推理過程原原本本暴露給你,批判起來總是容易得多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有很多人總是把邏輯藏在背後,不敢暴露出來)

28、如果你注意一下很多人的發言(論壇、部落格等等),如果你把他們的發言分為“前提”、“假設”、“邏輯”、“結論”這四個部分,你會發現一大堆人只會不停地下結論,擺立場,卻見不到這些結論或離場的前提、假設和箇中邏輯,倒也不是他們不願意寫出邏輯,而是因為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實在是一件困難非常的事情,我們的推理過程很大一部分發生在意識的水面之下,只有當有了重要結論的時候這條邏輯鏈才會浮出來冒一個泡,讓我們的意識捕捉到。更何況絕大多數時候我們用的其實並不是完整嚴密的邏輯思維,而是思維捷徑。

29、學會持之以恆地做一件事情。很多人在生活中容易覺得迷失,不知道想要做什麼,是因為沒有一件能夠持續地做的事情,用俗話來說就是沒有主心骨。用積極心理學的話來說就是沒有一件能夠創造流體驗的事情,而書寫自己的思想則是一件容易產生流體驗的事情,在書寫的時候,特別是理性地書寫的時候,大腦逐漸進入推理分析模組,一切不愉快的情緒,煩躁感都會逐漸消隱下去。不過前提是你得開始,並且堅持過一開始的困難期,以後的一切便成了習慣成自然。

30、簡而言之自利歸因就是把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因歸結為對自己有利的那種情況。用大白話說就是不能給自己難堪,不能讓自己下不來臺。功勞都給自己佔,責任都給別人擔。

31、自利歸因其實還有另一個表現形式。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做“注意力等於事實”。這句話其實揭示了一個心理學上的深刻現象,用心理學領域的術語來說便是“觀察者偏見所起的作用像一個過濾器”。用唯心主義人的話來說就是“世界是這個樣子是因為我看到它是這個樣子”。

32、俗語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他說你喜歡炫耀。你韜光養晦呢,他又說你夾著尾巴做人;你為自己的成就驕傲一下,他說你得意忘形。你低調做人呢,他又說你怎麼這麼沒種;你說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他說你自大狂。你說做人貴有自知之明呢,他又說你丫做人怎恁費勁捏?…

33、有一個很不錯的概念叫做“Unknown Unknown”,大意是如果你不知道一個東西的話,你也不會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它。很多時候新知識就有這個特性——掌握了之後覺得很明白,掌握之前卻覺得“不可能啊”、“這簡直沒有解嘛”。在這樣的認知之下,你自然會高估前方的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樣的知識才能解決你的困惑。然而事實上呢?只要智商沒有根本的差別,別人的大腦能夠掌握的知識,你的大腦也能掌握,你所感覺到的巨大困難只不過是因為Unknown Unknown,你所需要的只是耐心地踏遍這塊知識版圖,當你掌握了那些你該掌握的知識之後自然會柳暗花明。

34、為了解決一個技術問題,你踏遍網際網路,翻了若干教程、網站、書籍,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的同時還知道了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該到哪兒最快最有效地找到參考,你還知道了哪些網站是尋找這個領域最有價值資訊的地方,你還知道了哪些書是領域內最經典的書,說不定你在到處亂撞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其他若干意想不到的收益。

35、為了解決一個記憶體洩漏的bug,你學習了一堆底層知識、瞭解了一堆除錯工具、學習了若干wikipedia頁面,表面上看來,僅僅為了解決這一個小bug你的時間花銷未免太大了點,然而關鍵就在於,它的收益遠遠不止於解決了這一個小bug,下次你遇到任何類似的bug的時候就能夠哐當兩下就解決之了。

36、那麼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觀察圈子裡很多成功和不成功的技術人,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是是他獨特的個性知識經驗組合。這個行業裡擁擠著上百萬聰明人,彼此之間真正的不同在哪裡?不在於你學的是什麼技術,學得多深,IQ多少,而在於你身上有別人沒有的獨特的個性、背景、知識和經驗的組合。如果這種組合,1,絕無僅有;2,在實踐中有價值,3,具有可持續發展性,那你就具備核心競爭力。因此,當設計自己的發展路線時,應當最大限度地加強和發揮自己獨特的組合,而不是尋求單項的超越。而構建自己獨特組合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實踐,其次是要有意識地構造。

37、我相信以下的知識技能組合是具有相當程度的不可替代性的:

專業領域技能:成為一個專業領域的專家,你的專業技能越強,在這個領域的不可替代性就越高。

跨領域的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判斷與決策能力,Critical-Thinking,表達溝通能力,Open Mind 等等。

學習能力:嚴格來說學習能力也屬於跨領域的技能,但由於實在太重要,並且跨任何領域,所以獨立出來。如何培養學習能力,到目前為止我所知道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持續學習和思考新知識。

性格要素:嚴格來說這也屬於跨領域技能,理由同上。一些我相信很重要的性格要素包括:專注、持之以恆、自省(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的能力,這是改進自身的大前提)、好奇心、自信、謙卑(自信和謙卑是不悖的,前者是相信別人能夠做到的自己也能夠做到,後者是不要總認為自己確信正確的就一定是正確的,Keep an open mind)等等。

38、倒推法之所以是一種極為深刻的思維方法,本質上是因為它充分利用了題目中一個最不易被覺察到的資訊——結論。結論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條件,譬如對什麼樣的解才是滿足題意的解的約束。一般來說,藉助結論中蘊含的知識,我們便可以更為“智慧地”搜尋解空間。

39、抽象,則正是對非本質細節去枝減葉的過程,抽象是我們在掌握知識和解決問題時候的一把有力的奧卡姆剃刀。所以,無論是在解題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不是已經掌握了這個知識最深刻最本質的東西”是非常有益的。

40、壞題目基本上就是指那些所謂的 unfair questions,什麼是unfair,舉個例子:一個人住在一棟非常高的樓上,每天早晨他乘電梯下到一樓,出門上班。但晚上回來之後卻最多隻能坐到一半高度的樓層,剩下一半隻能走樓梯上去,除非是下雨天。問為什麼。這個例子據說不少人小時候在腦筋急轉彎裡面做過,但我很懷疑基本上任何正常人是不是可能想出來。這個問題的問題在於他需要用到千百個有可能與問題有關的性質中的一個,而且這個性質還根本無法通過對題目本身的考察得出來,只可能某天我們碰巧遇到類似的場景也許才能想到。知道答案的人也許會說答案很顯然,但別忘了心理學上的事後偏見——一旦知道結果之後,所有指向結果的證據看上去都那麼顯然和充分,而同時所有反結果的證據看起來都那麼不顯然和不充分。

41、本質上,練習並不產生新能力。然而練習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將外顯記憶轉化為內隱記憶。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將平時需要用腦子去想(參與)的東西轉化為內在的習慣。譬如我們一開始學騎自行車的時候需要不斷提醒自己注意平衡,但隨著不斷的聯絡,這種技能就內化成了所謂的程式式記憶(內隱記憶的一種),從而就算你一邊騎車一邊進行解題這樣需要消耗大量腦力的活動,也無需擔心失去平衡(不過撞樹是完全可能的,但那是另一回事)。

42、心中有錘,就容易為其奴役: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是屁股決定腦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黃金大錘再說,而且往往還頗有成就感,卻將自己真正原本要解決的問題拋在腦後了。始終莫要忘記提醒自己,“問題是什麼?”。

43、但毫無疑問,沒有錘子是萬萬不行的,沒有誰會傻到徒手釘釘。重點是選擇合適你的工具。這又要求在學習工具的時候始終別忘記它的適用範圍。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手中有錘,心中無錘。

44、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的過程中有兩種思維形式:

聯想:這種思維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混亂”的(雖然從一個更根本的層面上說是有規則的),所謂混亂是指很多時候並不確定聯想到的做法最終是否可行,這些聯想也許只是基於題目中的某個詞語、語法結構、問題的某個切片、一些零星區域性的資訊。這個過程是試探性的。最後也許有很大一部分被證明是不可行的。很多時候我們解決問題用的都是這種思維,簡言之就是首先列舉你關於這個問題能夠想到的所有你學過的知識,然後一一往上套看看能否解決手頭的問題。這種思維方式受限於人腦聯想能力本身的侷限性。

演繹&歸納:演繹&歸納是另一種思維形式。它們遠比聯想有根據。其中演繹是嚴格的,必然的。歸納也是有一定根據的。在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有意無意的對問題中的各個條件進行著演繹;譬如福爾摩斯著名的“狗叫”推理——狗+生人=>吠叫 & 昨晚狗沒有叫 => 那個人是熟人。就是一個典型的對問題的各個條件進行演繹的推理過程。還有就是通過對一些特殊形式的觀察來進行歸納,試圖總結問題中的規律。然而,不幸的是,面對複雜的問題,演繹&歸納也並不總是“直奔”問題的解決方案的。人的思維畢竟只能一下子看到有限的幾步邏輯結論,一條邏輯演繹路徑是否直奔答案,不走到最後往往是不知道的,只要答案還未出現,我們大腦中的邏輯演繹之樹的末端就始終隱藏在黑暗之中。而當最終答案出現了之後,我們會發現,這棵演繹之樹的很多分支實際上都並不通往答案。所以,雖然演繹&歸納是一種“必然”的推理,然而卻並不“必然”引向問題的結論,它也是試錯的,只不過比聯想要更為靠譜一些。

重點引用:

1、《尋找逝去的自我》
2、《人性的優點》
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4、《中庸》裡面關於治學之道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